WU Yesheng, YU Zhichao, MA Yongwang, FENG Xiaoyan. Morphology,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of "Frozen Soil Material" Mammoth Ivory and Mammoth Molar[J]. Journal of Gems & Gemmology, 2024, 26(2): 23-30. DOI: 10.15964/j.cnki.027jgg.2024.02.003
Citation: WU Yesheng, YU Zhichao, MA Yongwang, FENG Xiaoyan. Morphology,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of "Frozen Soil Material" Mammoth Ivory and Mammoth Molar[J]. Journal of Gems & Gemmology, 2024, 26(2): 23-30. DOI: 10.15964/j.cnki.027jgg.2024.02.003

Morphology,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of "Frozen Soil Material" Mammoth Ivory and Mammoth Molar

More Information
  • Received Date: October 20, 2023
  • In this study, gemmological microscope, ultra-depth-of-field microscop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er and Raman spectrometer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frozen soil material" mammoth ivory from Siberia and mammoth molar, to expand the data of previous studies on mammoth ivo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rsection angle of the growth texture and the vertical line of the intersection point of the Retzius is less than 90°. The "frozen soil material" mammoth ivory samples and the mammoth molar samples both contained a lot of P and Ca elements, and the ratio of Sr / Ni + Cu was less than 20.The rich mineral composition of tundra could cause different colours and depths of infiltrat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mammoth ivory, and affected the structure and pattern of the mammoth ivory. Raman shifts at 960 cm-1 and 580 cm-1 indicate the phosphate in mammoth ivory. The dusty blue-black parts on the surfaces, in the cracks and bead holes of the mammoth molar samples were tested by IR spectrometer, which were epoxy resin.The surface was partially covered with colourless transparent film, and the other brown and white parts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mmoth tooth spectral line, indicating the samples to be filled and coated.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珠宝行业不断壮大。近年来,为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相应的珠宝评估领域也逐渐开始崭露头角。但总地来说,中国珠宝首饰评估理论和实践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1]

    中国珠宝评估的建立,在相当程度上借鉴了美国珠宝评估制度,本着追根溯源的思想,为研究中国之珠宝评估及把握未来发展规律,就要从美国珠宝评估着手,参考借鉴其优势与经验教训,并与中国珠宝评估业正处于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珠宝评估创新道路。

    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珠宝首饰评估(以下简称“中国评估”)和美国珠宝首饰评估(以下简称“美国评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供广大珠宝从业者及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参考。

    (1) 阐述中国珠宝评估,与美国珠宝评估的历史发展及特点,分析两国珠宝评估之差异与联系。

    (2) 以中国珠宝评估师(PVG)和美国珠宝评估师(ASA)为例(图 1),结合笔者亲身参加中美两国之珠宝评估师考试的实践经历,具体分析。

    Figure  1.  China Appraisal Society and American Society of Appraisers

    (3) 比较对照中美两国在珠宝评估制度方面的差异,如USPAP(美国评估准则)与中国《资产评估法》、珠宝首饰评估准则等制度性文件。

    评估即“评价+估值”,评价即对珠宝进行鉴定和品质分级,估值即对珠宝的价值进行评定估算。珠宝评估可以用通俗的两句话概括,即“一条线”和“一大片”:(1)“一条线”为评估之程序,从接受委托—实际评估—出具评估报告中先后明确各种评估基本事项,进行各种评估工作的过程。(2)“一大片”为评估时的多种价值影响因素,如被评估珠宝主石的颜色、净度、切工、重量,贵金属材质及纯度、加工工艺及附加价值等。

    需要说明的是,价值是主观的一种观点[2],是评估师根据评估准则、按照评估程序,基于评估基准日,根据评估目的,通过选择合适的价值类型、市场级别、评估方法得出的对被评估物价值的主观观点,这里的价值为主观价值,和《资本论》中讲的“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客观价值是不一样的。

    而价格(成交价)则是客观的一种事实,价值和价格二者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客观价值上下波动,而我们评估师得到的评估结论是主观的价值,反映了客观价值。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主观价值是意识的,而客观价值和价格则是物质的(表 1)。这也就说明了,珠宝评估所得出的价值结论只是评估师的主观观点,而不是客观的价值本身,只是在严格、专业的评估条件下,这种主观观点一般非常接近于客观价值,但不排除与真实价值有出入的各种情况存在。

    Table  1.  Relationship between value and price
    序号 概念 特点 性质
    1 客观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随人的意志而转移 客观性、物质性
    2 成交价格 市场上所成交的真实价格,反映客观价值,并围绕其上下波动 客观性、物质性
    3 主观价值 评估师所出具评估报告的结论,反映市场成交价格和客观价值 主观性、意识性
     | Show Table
    DownLoad: CSV

    广义的珠宝评估实践可以追溯到商品交易出现的早期,美石珠贝一类的物品由于其稀有性、可分割性和易携带性而充当“一般等价物”[3],马克思对此有着著名的论断“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但货币天然是金银”。据《圣经》记载,西方对宝石价值的认识可能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存在。

    现代系统的珠宝评估最早出现在美国[3],美国技术评估师协会(ASTA)与技术估值协会(TVS)先后分别于1936年和1939年成立,之后二者于1952年合并,在美国特拉华州成立了美国资产评估师协会(ASA)[4],资产评估业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开始兴起。而珠宝首饰评估则是于1993年从动产评估(Personal Property)中正式分离出来[5],成为资产评估业重要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评估专业领域。

    1999年,中国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NGTC)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CAS)邀请美国资产评估师协会(ASA)专家,在北京举办了首届职业珠宝评估师培训班,开创了我国珠宝评估专业化活动之先河[6],之后在2003年中国设立了资产评估师(珠宝)(PVG)考试制度。截止到2019年为止,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珠宝评估业由最初的1家公司已发展为10家(其中4家为专营,6家为兼营),珠宝评估师人数增长到155人[7]

    两国珠宝评估基本上都是主要采用成本法与市场法,由于中国珠宝评估乃至于中国资产评估高度借鉴美国资产评估,所以在相当程度上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对单体珠宝的评估,两国都较少采用收益法。在美国如果不得不用到收益法进行评估时,如借给博览馆巡展的珠宝,通常做法是聘请商业评估师(Business Valuer)进行合作。我国学者曾使用收益法将某著名珠宝企业的企业价值评估为93亿元[8]

    在成本法上,美国评估一般不考虑税的问题,因为美国每个州的税率均不一样。而中国评估则常常要考虑税的问题,这是由于全国统一税率的缘故。

    在市场法上,美国珠宝评估只需找出主体特征一致的对照物即可,不需要严格一致,如评估某件红宝石胸针,找到主石类似的铂金镶嵌红宝石吊坠也可以。而中国则要求尽量找一致的对照物,在这一点上有些与实践脱节,因为现实中往往难以找到十分一致的对照物。

    美国评估的一大特点是对于禀赋价值(Endowed Value)的重视和认可,强调设计与品牌的附加价值,如同样一件材质的珠宝首饰,如果来自于一线品牌(如卡地亚、蒂芙尼等),则会有较大的溢价,相对于材料而言,品牌是影响价值的首要因素,这一点是显著区别于中国评估的。而中国珠宝评估则较为谨慎保守,更多地是对材料价值进行评估,通常是把宝石的品质等级作为第一重要的因素(如钻石的4C)。

    在价值影响因素方面,中国有学者[9]以数学模型之方法定量分析和研究翡翠的质量要素与价格间的对应关系,笔者认为,这种定量的科学方法是值得提倡的,区别于以定性和经验为主的传统评估方法。

    美国评估会采用特别假设(Extraordinary assumption)及非真实性条件假设(Hypothetical condition),但在中国,这两种假设较少使用。美国珠宝评估谨慎性偏低,由于评估通常是评估师个人进行,所以很少具有大型检测仪器,经常会采用到这种假设,如图 2这样的一枚蓝宝石胸针,由于设备的限制,在仅有显微镜和热导仪等小型鉴定仪器的条件下,美国评估师通常会假设群镶的钻石均为天然钻石,若无明显可证明是未经热处理的证据,则会假设中间的蓝宝石为经过热处理。若证明该假设错误时,被评估珠宝的价值会产生变化。

    Figure  2.  To assume that the sapphire is heated and melee diamonds are natural

    同时,美国评估根据成本收益原则,在配石价值不高昂的情况下,不会对所有的宝石都进行检测,而是采用肉眼鉴定及根据经验对整体珠宝的材质进行判定,如果被评估珠宝附有标签,则会假设标签上的内容是真实的,并在评估报告中声明“该报告所做鉴定均为肉眼鉴定”。在这一点上,中国珠宝评估显得谨慎性更强。

    在权属证明方面,美国珠宝评估并未做严格要求,仅需要在评估假设(Assumption)中指出“所有获得的资料信息是真实的”,并不要求查验客户权属证明,而中国珠宝评估则要求对权属进行确认,不能利用评估假设来规避执业风险和评估责任。

    美国珠宝评估可以不接收到实物就进行评估,如丢失、损毁的珠宝首饰,这是美国珠宝评估中一项主要的业务,是独具特色的。而中国则一般要求必须根据实物评估,在评估之前还要履行必要的材质鉴定和权属确认义务。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对珠宝进行网络评估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国也有马瑛等[10]学者提出过互联网评估的观点。

    此外,美国评估通常不对被评估珠宝进行复检,仅根据客户提供的鉴定证书和分级报告进行评估。而中国评估则明确要求必须进行复检以确保真实性,因采用其他机构错误鉴定结果导致的不实评估结果,评估师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在笔者来看,对被评估珠宝进行复检和权属确认,可以降低评估执业风险,减少被评估物从鉴定结果出具日到评估基准日期间发生的变化影响,是对客户负责的专业行为,值得提倡。

    在数据来源上,美国评估很少使用Rapaport钻石国际报价表,美国评估师认为这种渠道是三等数据(Tertiary Research Sources),不能较好地反映实际价值,主要采用Rapnet等交易渠道的成交价,认为这种数据为一级数据(Primary Research Resources),可以有效反映被评估珠宝的客观价值。中国评估则常用Rapaport的报价作为数据来源。

    美国的评估偏单体评估,很少对珠宝企业价值进行评估。而中国的珠宝评估,反而偏向商业评估,这一点从中国珠宝评估师(PVG)的考试要求中也可看出(下文详述),我国有学者曾采用Interbrand模型将某著名珠宝企业的品牌价值评估为140亿元[11]。同时,中国具有独具特色的珠宝首饰批量评估,即对某类群体性珠宝玉石组合,应用公认的技术,采用系统的、统一的数据进行评估的过程[12], 通过点面结合与抽样的方式满足在有限时间内批量珠宝玉石的评估需要。这种差异和两国的国情也有较大的联系,美国成熟的市场高度细分,而中国目前阶段主要是服务珠宝企业的融资、上市等经济事项。

    在评估对象上,美国评估单晶体宝石居多,中国评估翡翠、和田玉等玉石居多,而贵金属评估则两国评估基本都有涉及。

    美国评估以保险和税收为主,个人咨询为辅,其中保险评估占据了一半以上的份额,根据杨淼[13]等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美国与保险有关的珠宝评估约占51.2%比例,税收及保险的珠宝评估共占比82%。而中国则以国有资产评估、公检法仲裁评估、珠宝企业融资或IPO为主,个人咨询具有一定比例,保险和税收很少。这一点和中国、美国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也和珠宝行业的成熟程度相关。

    美国评估业务较为成熟,有多款专业珠宝评估软件,如Quantum Leap等,可以实现高效的客户委托受理、珠宝信息编辑、价格数据分析、信息安全保护、远程控制管理等一系列评估业务。而中国评估则少有成熟的专业评估软件。美国珠宝评估对于古董珠宝评估具有独到的优势和成熟的经验,根据不同的印记(Hallmark)和制作风格可以有效地确定制作年代,而中国珠宝评估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美国珠宝评估中包含对手表类的评估,中国珠宝评估则主要是针对金银珠宝玉石首饰的评估,不包含手表类。美国珠宝评估可以采用口头报告的形式。但中国珠宝评估准则明确规定必须出具书面报告,不允许出口头报告。

    美国珠宝评估报告中的市场模型(Market Model)通常会使用可视化的数据图形(Visual Data)表达,如图 3笔者所建立的市场模型,可直观地帮助委托人理解报告中市场模型这一相对专业化的概念。中国珠宝评估报告中较少以这样的形式进行,常采用文字与数字结合的图表形式。

    Figure  3.  The visual data of market model

    美国珠宝评估报告的价值结论中,具有独特的取整特点,如某件被评估珠宝价值结论为20万美元,则是经过“取整”操作的,意味着被评估物的价值范围在19~21万之间。而中国评估中价值结论很少有这样取整的。

    在美国珠宝评估报告中,出于对行业秘密的保护目的(如批发市场到零售市场间的加价利润系数不宜让公众或客户知晓),价值结论的计算过程可以不体现,仅记录在工作底稿(Workfile)中即可。而中国评估报告则一般要体现价值结论的计算过程。同时,美国评估的工作底稿一般只用保存5年时间,可以用电子版保存。而中国则需保存15年[14],法定评估还应保存30年之久,必须留存纸质版。

    在保险索赔中,美国评估报告会提交多项由不同价值类型导致的价值结论,由法官判断、采纳最终的价值结论。而中国一般出具评估报告时,是具有评估师最终意见的唯一价值结论的。

    中国的珠宝评估师全称为:资产评估师(珠宝)(PVG),目前考试要求通过4门科目(表 2)。

    Table  2.  Subjects of exam for Chinese Public Valuer of Gem
    序号 科目 主要内容 特点 难度
    1 资产评估基础 资产评估理论、方法 要求考生掌握资产评估基本理论、准则、程序、方法、法律等 适中
    2 资产评估相关知识 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 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综合财务会计能力,接近于中级会计职称水平 很大
    3 珠宝鉴定与评估 珠宝鉴定与评估的基础理论知识 考察理论上对各类国家标准、珠宝鉴定与评估知识的掌握程度 较大
    4 珠宝评估实务 珠宝鉴定与评估的实践操作 考核实践中对各种宝石的鉴定、品质分级和价值估计的综合能力 适中
    注:“难度”均以珠宝类考生为主体
     | Show Table
    DownLoad: CSV

    由于珠宝首饰的价值较高,属于资产中的动产,对于珠宝企业来说,珠宝存货则是重要的流动资产,而资产则是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所有者权益)中最重要的内容,因此为了适应市场实际需要,中国珠宝评估师需要具备较高的会计综合能力。

    主要分为三个档次:(1)认证会员(Accredited Member:AM),(2)高级珠宝评估师(Accredit Senior Appraiser:ASA),(3)大师级珠宝评估师(Master Gemologist Appraiser:MGA)。

    以上评估师均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通过美国评估师协会的道德测试,及美国评估准则USPAP的考试;(2)参加并完成必要的专业课程;(3)具有四年制大学学历;(4)具有专业宝石学证书(如GIA、FGA等);(5)通过国际专业珠宝考试。

    Table  3.  Grades of American jewelry appraisers
    序号 评估师级别 英文名称 主要要求 人数
    1 认证会员 Accredited Member 具有两年的评估从业经验 4
    2 高级珠宝
    评估师
    Accredited Senior Appraiser (ASA) 具有五年的评估从业经验 65
    3 大师级珠宝评估师 Master Gemologist Appraiser (MGA) 完成珠宝鉴赏家课程,通过MGA实践考试,具有相应的专业宝石实验室设备 33
    注:1年的从业经验要求为2000个小时
     | Show Table
    DownLoad: CSV

    满足上述条件后,申请人还需要提供两份近年执业出具的珠宝评估报告。

    在授课内容上,中美珠宝评估师较为相似,但在形式上,则有较大差别,中国珠宝评估师的课程是偏应试的,要求对基础理论掌握得相当扎实,市面上的各类国家标准几乎都要求记住。培训方式也主要体现为教师课堂上单方面讲授。而美国珠宝评估师课程则不要求大量的背诵,更注重对评估原理的理解和具体实践应用,每讲完一个章节会要求学员按小组完成评估作业,并参与市场调研活动,最终完成系统完整的评估报告。这也反映出了东西方教育形式上的差异特点。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珠宝评估师的特点是高门槛,强调理论的重要性,考试的选拔性较强。经济类的考生难以通过两门珠宝专业科目,珠宝类的考生则难以通过财务会计类的公共科目。截止到2019年,中国共有珠宝评估师155人,平均每年只有7—8人可获得中国珠宝评估师资格。虽然不具备珠宝评估师的资产评估专业人员也可在非法定的评估报告上签字,但通常情况下,中国珠宝评估机构开展业务,均按照两名以上珠宝评估师签字进行,所以具有准入制的特点。总体上中国珠宝评估师的执业行为靠法律来规范。

    而美国珠宝评估师则是以经验为主,强调实践,考试难度相对较低,不属于选拔性的考试,更重视实际评估工作。评估师的执业行为靠行业自律和市场调节进行规范。即使取得了较高资质的评估师,也不作为准入性的条件,只是提高个人声誉以及加强专业能力,以获得客户信赖及提高服务质量。

    美国评估的准则体系中,是由行业到政府,自下而上的特点。而中国《资产评估法》则体现自上而下,由政府到行业的特点[15]。其中,美国的评估准则的特点为实用性较强,规定细致。而中国准则的特点为总体概况与指导[16]。中国准则中独有《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这是中国特有的一个创新[17]

    在立法方面,中国自2016年颁布了《资产评估法》,为评估提供了法律依据,从形式上极大地规范了珠宝评估行业。而美国在此方面并无立法,通常按照美国评估准则USPAP执行,并没有珠宝专业准则。中国则具有专门的珠宝首饰评估执业准则。同时,两国准则约束的范围不同,美国评估准则的无强制义务遵循,而中国的准则必须遵守[18]

    在标准方面,中国制定了关于鉴定和品质分级的国家标准,如《珠宝玉石鉴定》、《钻石分级》等,在全国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而美国则是通常采用美国宝石学院(GIA)的鉴定及分级结果或其他国际认可的鉴定分级证书,相比之下,中国评估更具有法律约束力,而美国评估则偏向于商业行为。

    在人员方面,美国一位评估师便可以出具珠宝评估报告,具有独立评估的特点。中国则是以评估机构为主体,至少要两名以上评估师签字,具有团队合作评估的特点。

    在评估机构方面,美国珠宝评估机构不需要额外的核准或备案,评估师也不需要执业执照,主要靠行业自律和市场规范及调节,这与美国的信用社会制度有着较大的联系。

    但美国相对宽松的评估职业条件并不意味着评估师可以完全随意地出具评估报告,如果评估结果与事实相差过大,造成严重后果,具有欺骗和误导公众性质的,或与委托人串通虚增高价以达到捐赠抵税等目的,会受到以USPAP为依据的法律惩罚。

    美国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美国政府认为应充分尊重经济独立性原则,经济行为可以用合约方式约束,所以美国评估是民事行为,政府不对评估行业进行直接管理,评估行业无严格的准入制度[19]。但在这样的评估制度下,也有种种弊端。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缺少监管,评估师对价值进行高估,导致由房地产泡沫引发的金融危机,最终使40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对美国及纳税人造成了约1000多亿美元的损失。

    而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加强,人口众多,设立评估机构有着专门的规定,以评估机构为主体承担法律责任,评估师承担连带责任。

    在适用性方面,美国评估准则USPAP每两年更新一次,更新速度较快,与评估实践结合性较强,对于行业中新出现问题的解决具有及时性。中国评估准则由于法律性强,修订时间一般要超过2年,从而会存在老准则不适用新情况的可能性。

    美国评估准则USPAP的宝贵之处在于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性和可行性[21]。在总的趋势上,中国评估制度则是向国际准则靠拢,但也保持了中国特色。

    中美两国珠宝评估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在总体内容上,中国珠宝评估与美国珠宝评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评估基本理论、评估程序、评估方法上。在形式上,两国珠宝评估则又有较大不同,主要体现在行业监管方面,如评估师资格具有较大的区别。中国以政府监管为主要形式,设立了较高门槛的准入制度。而美国珠宝评估以市场调控为准,但可加强政府调控,如中国的《资产评估法》可以借鉴。

    区别的产生和我国经济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是分不开的,珠宝评估的发展需要珠宝行业的繁荣,但珠宝评估的成熟又可促进珠宝行业的发展,良好健全的评估会起到积极作用。根据蒋亮志[21]的研究,到2020年我国珠宝首饰消费将达到8 290亿元到12 006亿元之间,可见中国珠宝评估市场未来总体将呈上升趋势。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珠宝评估的业务远大于简单的鉴定业务[22]。因此,随着中国经济和珠宝行业的发展,传统的珠宝鉴定机构应逐渐开始增设评估职能[23]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珠宝评估创新道路,就是将国际先进评估经验、成果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及中国珠宝产业正处于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一方面要用“改革开放”的态度发展中国珠宝评估,与国际接轨,促进产业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用“脚踏实地”的方式来适应中国评估业的现状,不能与实际脱节。在这两者的联系与发展中,既学习国际先进评估技术、制度,又总结中国评估的成功实践经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珠宝评估业。同时,中国珠宝评估在实践中取得的创新成果对国际珠宝评估也是完善与发展。

    因此,我们不可孤立地看待中国珠宝评估,中国珠宝业是国际珠宝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全和发展中国珠宝评估的同时,也要放眼国际,在2014年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的领导曾带队到美国ASA年会交流[24]。作为中国珠宝评估的专业人士,应在世界舞台上扮演好中国角色,发挥中国作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促进全球珠宝行业之健康发展。

  • [1]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海陆的起源[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 2018: 094-211.

    Weigner A. The origin of continets and oceans[M].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8: 94-211. (in Chinese)
    [2]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海陆的起源[M].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23: 162-180.

    Weigner A. The origin of continets and oceans[M]. Xi'a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23: 162-180. (in Chinese)
    [3]
    同号文, 刘永卓, 陈平富. 猛犸象动物群——往来于欧亚大陆与北美洲之间的"使者"[J]. 化石, 2016(3): 2-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SZZ201603002.htm

    Tong H W, Liu Y Z, Chen P F. Mammuthus-coelodonta faunal complex- The messengers cross from Eurasian continent to North America[J]. Fossils, 2016(3): 2-6.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SZZ201603002.htm
    [4]
    赵克良, 王元, 同号文, 等. 中国真猛犸象和披毛犀化石14C年代研究新进展[J]. 人类学学报, 2022, 41(3): 553, 556-557, 56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RLXB202203015.htm

    Zhao K L, Wang Y, Tong H W, et al. New radio carbon evidence on the woolly mammoth and rhinoceros in China[J].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2022, 41 (3): 553, 556-557, 560.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RLXB202203015.htm
    [5]
    杨显峰, 杨秀娟, 刘婷婷. 中国发现的第一具猛犸象化石[J]生物进化, 2007(2): 36-3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HJH200702010.htm

    Yang X F. Yang X J, Liu T T. The first mammoth fossil discovered in China[J]. Evolution, 2007(2): 36-39.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HJH200702010.htm
    [6]
    同号文, 张贝, 孙吉嘉, 等. 中国北方泥河湾发现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早更新世先驱[C]//中国古生物学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18.

    Tong H W, Zhang B, Sun J J. et al. Early Pleistocene pioneers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mammoth woolly rhinoceros fauna in Nihewan, northern China[C]. Joint Meetings on the 12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laeont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PSC) and the 29th Annual Conference of PSC, 2018. (in Chinese)
    [7]
    王大锐. "柳芭"的厄运——由一场发生在4万年前的惨剧引发的故事. [J]化石, 2010(3): 28-3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SZZ201003007.htm

    Wang D R. The misfortune of "Liuba"-A story was triggered by a tragedy occurred in 40000 years ago[J]. Fossil, 2010(3): 28-35.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SZZ201003007.htm
    [8]
    达什泽维格. 巴伦-哈勒站第四纪沉积中猛犸象牙齿[J].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3, 7(1): 71-7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JZD196301011.htm

    Д. Дашзэвэг. Mammoth teeth deposited in the fourth Harrow of Balon-Halle Station[J]. Vertebrata Palasiatica, 1963, 7(1): 71-78.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JZD196301011.htm
    [9]
    魏光飚, 胡松梅, 余克服, 等. 草原猛犸象(Mammuthus trogontherii)新材料及猛犸象的起源与演化模式探讨[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0, 40(6): 715-72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DXK201006004.htm

    Wei G B, Hu S M, Yu K F, et al. Exploration o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ary patterns of MammutusTrogontherii mammoth. [J]. Scientia Sinica(Terrae), 2010, 40(6): 715-723.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DXK201006004.htm
    [10]
    孙雪莹, 何明跃, 吴金林. 象牙与猛犸象牙的成分特征对比分析[C]//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021年国际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文集. 北京: 中国宝石, 2022.

    Sun X Y, He M Y, Wu J 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vory and mammoth ivory[C]//National Gemsone Testing Center. 2021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Jewelry and Jewelry Academic Exchange Conference. Beijing: Chinese Gems, 2022. (in Chinese)
    [11]
    商敬超, 周征宇, 刘亦岑, 等. 压制辰砂的宝石学及谱学鉴定特征[J]. 中国宝玉石, 2021(3): 13-1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BYS202103005.htm

    Shang J C, Zhou Z Y, Liu Y C, et al. Gemological and spectroscopy iden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cted cinnabar[J]. Chinese Gems & Jade, 2021(3): 13-17.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BYS202103005.htm
    [12]
    亓利剑, 周征宇, 廖宗廷, 等. 猛犸象牙微生长结构和胶原蛋白FTIR光谱特征. [J]矿物学报, 2010(S1): 2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WXB2010S1016.htm

    Qi L J, Zhou Z Y, Liao Z T, et al. Microgrowth structure and FTIR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agen in mammoth ivory[J]. Journal of Mineralogy, 2010(S1): 28.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WXB2010S1016.htm
    [13]
    亓利剑, 周征宇, 廖冠琳, 等. 猛犸牙与象牙的微生长结构及红外吸收光谱的差异性[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2019, 12(3): 1-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SHB201003003.htm

    Qi L J, Zhou Z Y, Liao G L. Differences on growth microstructure and FTIR absorption spectra between mammoth teeth and ivory[J]. Journal of Gems & Gemmology, 2019, 12(3): 1-4.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SHB201003003.htm
    [14]
    韩景仪, 郭立鹤, 陈伟十. 矿物拉曼光谱图集[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6: 86.

    Han J Y, Guo L H, Chen W S. Mineral Raman spectroscopy atlas[M].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2016: 86. (in Chinese)

Catalog

    Figures(6)  /  Tables(2)

    Article Metrics

    Article views (162) PDF downloads (53) Cited by()
    Related

    /

    DownLoad:  Full-Size Img  PowerPoint
    Return
    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