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材料 | 中游生产 | 下游渠道 |
贵金属 | 宝石饰品 | 商超 |
翡翠玉石 | 贵金属饰品 | 珠宝店 |
钻石 | 珍珠饰品 | 电商平台 |
珍珠 | 半宝石饰品 | 拍卖交易平台(会)等 |
包装材料 | 人造珠宝 |
Citation: | CHEN Hanying, YIN Zuowei.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Jewelry Industry in the New Era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J]. Journal of Gems & Gemmology, 2024, 26(1): 110-115. DOI: 10.15964/j.cnki.027jgg.2024.01.012 |
China has entered into the team of innovative countries, and the jewelry industry in the new era is undergoing significant changes, requiring continuous innov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urrently,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more innovative jewelry tal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easures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relevant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ewelry industry, the basic elements of jewelry innovative talents are pointed out, and four innovative jewelry talent cultivation directions are proposed, namely academic innovation talents, commercial management talents, craftsmen of the nation, and commercial entrepreneurs. In order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characterized by high-quality, application and interdiscipline, who can adapt to and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jewelry industry, explore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in universities,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new engineering and new liberal arts, and contribute to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jewelry industry with good jewelry education,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mployment data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Gemmological Institu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in the past five years, this study proposed four pathway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namely deepen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promoting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中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个重要判断。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人才的支撑,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与教育的竞争,而高校则是培育人才的摇篮。珠宝产业是传统产业,自从人类具有一定审美以来,珠宝首饰就受到广泛关注,并用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目前,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线上购物等远程营销方式越来越普遍,既为普通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也为珠宝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当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高。珠宝行业与人们生活关联度高,珠宝行业在经济发展中表现出强劲的动力。2020年我国受疫情冲击,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整体下滑,2021年珠宝首饰市场则实现“V”型反弹,其中,金银珠宝类商品实现近30%的巨幅增长,不仅跑贏包括生活必需品在内的其他社消品类,且增幅远超全部社消品类平均增幅12.5%的一倍以上[1]。总之,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对珠宝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急需更多创新型珠宝人才。
国内地学类高校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了有益探索。例如,中国矿业大学实行本硕博连读,支持学生参加海外实习、国外访学和出国留学,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宽基础和实践能力培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成都理工大学开展了创新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推进“优秀生源培养选拔工程、培养模式创新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导师队伍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工程”等五大工程。这些高校因为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均取得较好成就[2]。由此可见,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行创新型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学历教育贯通培养以及重视国际视野培养、实践能力培养是高校的共同选择。
众所周知,珠宝首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珠宝单指宝玉石制品;广义的珠宝应包括金、银等贵金属以及天然材料(矿物、岩石、生物等)制成的,具有一定价值的首饰、工艺品或其他珍藏。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除了天然宝石和人工宝石外,珠宝的概念扩大到包含金银首饰等。经营这些商品的行业统称为“珠宝行业”。“珠宝”的范围要比广义的“宝石”的概念大很多。广义的宝石泛指那些适宜进行琢磨或雕刻加工为首饰或工艺品的原料。
传统珠宝首饰行业产业链包括上、中、下游。上游为原材料,包括贵金属、翡翠玉石、钻石、珍珠、包装材料;中游为生产加工,珠宝首饰生产商将原材料加工为珠宝饰品。珠宝饰品分为五大类:宝石饰品、贵金属饰品、珍珠饰品、半宝石饰品、人造珠宝[3];下游是销售渠道,对接产品的是最终消费者,包括商场超市、珠宝店、电商平台以及拍卖交易平台(会)等。
由表 1可见,珠宝行业涉及宝玉石矿床资源的勘查及开发利用、宝玉石的鉴定与价值评估、珠宝首饰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及珠宝首饰的文化与销售等多个方面,跨越了地质学、材料学、设计学和管理学等“理、工、管、艺”多学科体系[4]。
上游材料 | 中游生产 | 下游渠道 |
贵金属 | 宝石饰品 | 商超 |
翡翠玉石 | 贵金属饰品 | 珠宝店 |
钻石 | 珍珠饰品 | 电商平台 |
珍珠 | 半宝石饰品 | 拍卖交易平台(会)等 |
包装材料 | 人造珠宝 |
2022年全国工商联金银珠宝业商会对未来我国珠宝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渠道实力将长期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品牌与设计能力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驱动;文化自信推动珠宝行业“国潮”兴起;智能化、数字化为珠宝行业赋能;珠宝市场呈现品类多元化发展态势;创新将成为珠宝产业的主驱动力;消费群体演变趋势;原创、个性化趋势凸显等。新形势下,珠宝行业想要稳步发展必须转型升级。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商对传统珠宝行业产生较大冲击,珠宝行业从触网发展到进入主流互联网平台(如两微、抖快淘、小红书等)及珠宝垂类的互联网平台。
珠宝行业的转型之一是数字化。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互联网+ ”珠宝经济的发展。数字化已成为珠宝产业最明确的转型方向。具体的发展方向包括: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即打造数字化供应链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和运营效率,并形成核心数字资产;直播电商及相关业态;全渠道营销模式,线上线下共营。
珠宝行业的转型之二是品质追求。由于新时代消费者们有着更高的品质追求,珠宝产业的转型也向着个性化、独立化以及品质化的角度倾斜,低品质产品必然会被淘汰出局,这也是珠宝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内因之一。除此之外,市场供给环节被山寨产品、专业人才短缺以及融资困难等问题影响和限制着,同时也制约着行业的向外发展。珠宝产业供给侧改革也急需解决这些问题。
珠宝行业的转型之三是科技文化赋能。珠宝承载着材料、文化、科技的综合因素,目前我国的珠宝消费仍处于中低端,珠宝产品价值绝大多数取决于材料(资源的稀有性),文化和科技附加值偏低,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存在一定的壁垒,行业开发新工具、新材料、新装备的力度明显落后于其他行业。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以及国民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倒逼珠宝企业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讲好中国故事,推出高附加值珠宝产品。
新时代珠宝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无疑是整个珠宝产业链的最前端和基石。当前,既懂珠宝专业又懂直播的人较为稀少。当前珠宝直播培训和教育缺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虽然一部分高等学校开设了此类课程,如2019年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职业教育推出了第一期珠宝直播课程,预计未来珠宝直播的复合人才仍一将难求。
创新型人才是实现珠宝行业转型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可以通过珠宝产学融合、品牌联合培育等方式确保专业技术人才的质量与数量,以及创新销售模式、知识产权维护等方式来确保供给侧改革工作的顺利完成[5]。
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心理、精神层面的创新,包括智力、情感、意志领域等。二是有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创新,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社会活动领域[6]。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只关注学生认知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也要关注非智力因素(包括社会情感、社会交往能力、个性的自由独立发展)的培养,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能够适应社会、过上美好生活。当代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是既立足于现实而又能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陈劲等[7]从多个维度编制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新型人才指数。在其制定的评价体系中设定了4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创新学术人才、商业管理人才、大国工匠人才和商业创业人才[7]。结合我国珠宝类人才培养特点,笔者将珠宝创新型人才分为四类:(1)珠宝学术创新人才。培养宝石地质学、材料学、智能珠宝等方面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科学研究人员;(2)珠宝商业管理人才。培养出的创新实践人才能够支撑已有商业实体价值创造,如珠宝企业高管、经理、珠宝电商达人、互联网领域的网络营销师;(3)珠宝类大国工匠人才。大国工匠人才反映的是学生创新设计能力与工艺能力,体现文化创新、意义创新,即培养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如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头衔、“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等;(4)珠宝商业创业人才。商业创业人才反映的是直接进行商业价值创造的能力,其不仅能够创造经济价值,更能创建新的商业实体。培养学生成为独角兽企业创始人。
当前,珠宝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与行业发展需求不相协调。目前珠宝人才培养主要聚集在高职高专层次,主要目标是培养熟练技术工人。同时,“双一流”高校如中国地质大学培养的珠宝人才少之又少,且受珠宝产业区域高度集聚,“双一流”高校培养的珠宝人才不同程度存在与市场、行业融入不够问题,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
珠宝是具有高度独特属性的一类商品,不是单纯学习矿物学、材料学、工商管理、设计学的人才就承接珠宝产业的需求,需要对珠宝和珠宝行业深度认识,才能成长为珠宝行业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这就出现低端人才过剩,而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师人才、复合型管理运营人才、工匠大师、智能制造、新材料新工艺研发等珠宝高端人才稀缺的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教育十年是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为例。该学院成立于1992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珠宝学院,迄今已有31年的办学历史,拥有本硕博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以及珠宝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体系,被誉为“宝教摇篮”。该学院已培养23届珠宝本科毕业生,为我国珠宝行业输出了大量技术、设计、经营和管理人才。毕业生深受行业赞誉,珠宝相关单位竞相“争抢”本专业毕业生。该学院毕业生现已成为中国珠宝检测的核心力量、珠宝行业龙头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新生珠宝企业的主创者、网络珠宝产业运营专家、珠宝教育的优秀教师和学术骨干、珠宝类大国工匠,并且多位毕业生在国际珠宝行业中担任要职[8]。本文以该学院近五年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和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方向)两个专业本科生就业数据为例(图 1)。统计了历年来的读研率、珠宝公司入职率、自主创业率,分别代表学术创新人才、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鉴于大国工匠人才不属于一种固定的就业形式,故没有进行单独统计。从图 1可以看出近几年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后,要进一步提升学历的人数在逐渐增多;受疫情影响,珠宝行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到珠宝公司就职及创业的人数略有减少;在政府各类政策的支持下,自主创业占比有小幅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国家需求关系紧密。
(1)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既立足当下又面向未来。围绕“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将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实践教学比重等新要求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从珠宝产业链发展和产业集群建设的视角,构建一个以珠宝科学技术和生产加工工艺为主干、文化艺术创作为灵魂、产业规划管理为大脑、经济金融价值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框架,培养学生深厚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经济管理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学科交叉融合、跨界培育是珠宝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理工融合、文艺加持、数字赋能、产销贯通等模式,面向市场当前和未来人才需求,制定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以教改促进珠宝创新型人才培育质量的提升。
(2) 加强思政教育引导,厚植家国情怀和初心使命。始终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学生,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爱国心,立下报国志,厚植家国情怀,牢记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激励大学生建功立业、担当作为。建立完整的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尽早树立良好的就业观,明晰四类成长路径,根据学生基础和个人选择,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有计划地提升相关素质能力,积累相关成果,早日成才。
(3) 加强学生评价体系建设,完善价值引领和成长导向。科学建立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以此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指挥棒,鼓励激励学生多参加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多参加科技和学科竞赛,培养团队意识和精神,提升包括创新能力在内的认知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社团、学生组织,在开展学生工作,为同学服务的同时,不仅有效增进兴趣特长的精进,更在其中培育奉献精神,培养爱国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等非智力因素。这正是培育大国工匠人才的必由之路。
(4) 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加强产教融合。产教融合走向深入的关键是参与的多元主体要形成合力。建立和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高校、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多方作用,促进教育、产业、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融合、优势互补。校企合作的基础是双赢,不断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校企合作首先应遵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盯产业链条、市场信号、技术前沿和民生需求,当前我国珠宝产业发展的升级障碍、创新瓶颈和技术难题,就是产教融合的主攻阵地;其次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提升技术技能水平、传承工匠精神,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产品优化设计、改善生产流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提升产教融合的内在动能;再次,发挥产教融合联合体、共同体或协同创新平台的重要作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支持和保障。通过不断优化创新思维,进行探索实践,在职业领域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通过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等,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从而培养出更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缩小从毕业生到职场人的素质能力的差距。通过在校企合作的头部阵营中优先形成有效互动机制,以企业发展拉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改革进程,以高质量人才培养快速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要[9-10]。通过校企地协同育人,培养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在此基础上,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校企联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新时代的珠宝类专业教师已经不是擅长什么就教什么了,而是要根据国家需要培养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更新知识结构。鼓励教师多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专业教材。教师要着眼国家未来和产业需求,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经营型人才[11];共建共享虚实结合的专业实验室、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实践教育基地等,丰富各类教学资源,打造一流的育人环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由此可以判断珠宝行业必将迎来空前的大发展时期,对珠宝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必将有增无减。因此,通过坚持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加强教学改革、推进“三融合”培育模式、完善学生评价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必将促进更多能够适应甚至是引领新时代珠宝行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
[1] |
李仁平. 全国工商联金银珠宝业商会: 行业大变革势不可挡[N]. 中华工商时报, 2022-03-03(7).
Li R P. All-China Fede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Chamber of Commerce for Jewelry & Precious Metals Industry(CCJP): The unstoppable trend of major industry changes[N]. China Business Times, 2022-03-03(7). (in Chinese)
|
[2] |
刘大猛, 余际从. 中国含地质学、地质类专业高等学校概览[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9.
Liu D M, Yu J C. Over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China with geology and geological majors[M].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2019. (in Chinese)
|
[3] |
2018年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EB/OL]. [2019-01-1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596OVJA0518IH6H.html.
Market size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China's jewelry industry in 2018[EB/OL]. [2019-01-1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596OVJA0518IH6H.html. (in Chinese)
|
[4] |
尹作为, 周琦深, 张荣红, 等. 我国珠宝类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与创新[M].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22: 12.
Yin Z W. Zhou Q S, Zhang R H, et al.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of jewelry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in China[M]. Wuha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ess, 2022: 12. (in Chinese)
|
[5] |
孙羽墦. 互联网对珠宝行业的转型升级的策略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Sun Y P. Research on the internet's strateg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jewelry industry[D]. Bei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21. (in Chinese)
|
[6] |
徐源, 薛惠锋, 崔剑.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价值工程, 2013, 32(1): 244-24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ZGC201301119.htm
Xu Y, Xue H F, Cui J. Research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novative talents based on hierarchical analysis[J]. Value Engineering, 2013, 32(1): 244-247.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ZGC201301119.htm
|
[7] |
陈劲, 杨硕, 幸辉, 等.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下中国高校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研究[J]. 科学与管理, 2023, 43(5): 1-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XYG202305001.htm
Chen J, Yang S, Xing H, et al.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China's universities under the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talents in the new era[J]. Science and Management, 2023, 43(5): 1-9.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XYG202305001.htm
|
[8] |
孟国强, 陈美华, 陈全莉.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人才培养的建议——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为例[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2022, 23(4): 70-7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SHB202104010.htm
Meng G Q, Chen M H, Chen Q L. Analysis of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gemstone and material technology program and suggestions for talent training: Taking the Gemmological Institu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as an example[J]. Journal of Gems & Gemmology, 2022, 23(4): 70-75.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SHB202104010.htm
|
[9] |
秦宏宇, 李彩虹. 产教融合模式下宝石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 人才资源开发, 2020(24): 55-5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ZRG202024027.htm
Qin H Y, Li C H. Reform and practice of gemstone professional talents cultivation under industry-teaching integration mode[J]. Talent Resource Development, 2020(24): 55-56.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ZRG202024027.htm
|
[10] |
李德丽, 刘立意. "科教产教"双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逻辑与范式改革——基于创新创业实验室的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3(1): 189-19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DGJ202301031.htm
Li D L, Liu L Y. Logic and paradigm reform of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cience-education and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Exploration based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laboratory[J]. Research on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23(1): 189-194.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DGJ202301031.htm
|
[11] |
吴岩. 深化"四新"建设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J]. 重庆高教研究, 2022, 10(3): 3-1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XXY202203001.htm
Wu Y. Deep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our New Disciplines" and taking the road of independent talents training[J]. 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2022, 10(3): 3-13. (in Chinese)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XXY202203001.htm
|
1. |
夏一婷. 探索珠宝黄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以南京唯爱定制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信息与电脑. 2025(04): 144-146 .
![]() | |
2. |
郑娟. 智造时代下的和田玉首饰设计因素探析. 新美域. 2024(07): 98-100 .
![]() |
上游材料 | 中游生产 | 下游渠道 |
贵金属 | 宝石饰品 | 商超 |
翡翠玉石 | 贵金属饰品 | 珠宝店 |
钻石 | 珍珠饰品 | 电商平台 |
珍珠 | 半宝石饰品 | 拍卖交易平台(会)等 |
包装材料 | 人造珠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