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人才培养的建议——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为例

孟国强, 陈美华, 陈全莉

孟国强, 陈美华, 陈全莉.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人才培养的建议——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为例[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2021, 23(4): 70-75. DOI: 10.15964/j.cnki.027jgg.2021.04.010
引用本文: 孟国强, 陈美华, 陈全莉.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人才培养的建议——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为例[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2021, 23(4): 70-75. DOI: 10.15964/j.cnki.027jgg.2021.04.010
MENG Guoqiang, CHEN Meihua, CHEN Quanli. Analysis of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Gemstone and Material Technology Program and Suggestions for Talent Training: Taking the Gemmological Institu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as an Example[J]. Journal of Gems & Gemmology, 2021, 23(4): 70-75. DOI: 10.15964/j.cnki.027jgg.2021.04.010
Citation: MENG Guoqiang, CHEN Meihua, CHEN Quanli. Analysis of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Gemstone and Material Technology Program and Suggestions for Talent Training: Taking the Gemmological Institu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as an Example[J]. Journal of Gems & Gemmology, 2021, 23(4): 70-75. DOI: 10.15964/j.cnki.027jgg.2021.04.010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人才培养的建议——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为例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新青年基金项目“地质工科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G1323541884

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珠宝首饰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CJHIWZ-202001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孟国强(1991-),男,硕士,主要从事宝石学及就业指导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

    陈美华(1966-),男,教授,主要从事珠宝教学及研究工作。E-mail: mhchengp@126.com

  • 中图分类号: TS93

Analysis of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Gemstone and Material Technology Program and Suggestions for Talent Training: Taking the Gemmological Institu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as an Example

  • 摘要: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由地质学、材料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而来,在社会上认可度比较高。通过分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2016-2020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数据,结合97份2017-2019届毕业生问卷调查结果,5家用人单位和2位专业教师的调研结果,分析研究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就业现状和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近五年就业率均在96%以上,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和专业的认可度较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和学校的评价也比较高。对教育教学反馈的意见主要有教学内容还需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针对调研结果提出,需要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就业促进行动等三方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就业。
    Abstract: Gemstone and material technology program integrates geology with materials science, and it is highly recognized in the society. In order to study the employment status and feedback on teaching activities of gemstone and material technology program, the employment data of the gemstone and material technology major of the Gemmological Institu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in Wuhan, Hubei Province, Class of 2016 to 2020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97 graduates graduated between 2017-2019, 5 employers and 2 professional teacher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E-mail, telephone and interview.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mployment rate of this program remains above 96%, and graduate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school and the program, and employer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graduates and the institute. There are several feedback on teaching, such as the teaching content needs to be optimized,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 team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it was proposed that the institute should enhance the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by improving the training patter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launching employment promotion activities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是由地质学、材料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来,属于新兴学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是我国第一个开设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学院,从1994年开始进行宝石学方向的本科生教育培养,并逐步构建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属于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宝石学和材料科学等作为为主干学科,旨在培养系统地掌握宝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宝石鉴定和宝石学科学研究、宝石加工、首饰制作及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

    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为例,通过分析该专业2016-2020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数据,结合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及对用人单位和专业教师的调研访谈,研究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就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本科生招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专业每届招收3个自然班,每届人数在90人左右。招收学生超一本线平均分80分左右,该专业每年的调剂率非常低,其中2017年为0.03,2018年为0,2019年为0.05,属于报考热度较高的专业。调剂率=调剂到本专业人数/该专业录取的总人数,调剂率越低,表明调剂到该专业的人数越少,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越大。

    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6-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进行分析,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2016-2020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6%以上,均高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平均就业率(表 1),其中2017年该专业就业率最高,达到99.04%。该专业2017-2019年升学率逐渐提升,2019届毕业生升学率首次超过25%,达到25.58%,主要是受用人单位招聘研究生比例增加,学生的从众心理等因素影响。2016-2020年该专业出国、出境率均在10%以上,2020年甚至达到20.17%,同2016年相比翻了一倍,主要是因为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目前,已经与BIAD、GIA等世界著名的珠宝教育机构,建立了学生联合培养、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该专业的自主创业就业率相对较低,并且部分创业毕业生主要是利用微信等平台进行营销,技术含量不高,未来针对该专业的学生要加强创业引导。

    表  1  2016-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Table  1.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s of Class of 2016 to 2020  /%
    学校平均就业率 本专业就业率 升学率 出国、出境率 协议就业率 自主创业率 灵活就业率
    2016届 96.40 97.78 24.44 10.00 48.89 2.22 12.22
    2017届 96.45 99.04 16.35 17.31 62.50 0.96 1.92
    2018届 96.75 97.89 21.05 14.74 58.95 1.05 2.11
    2019届 95.76 96.51 25.58 13.95 50.00 1.16 5.81
    2020届 94.01 97.48 25.21 20.17 41.18 10.08 0.84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通过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2016-2020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专业本科生就业领域相对集中,主要就职于珠宝首饰企业、商贸、珠宝研究与检测、拍卖行等单位。从区域来看,毕业生在南部和东部地区就业人数较多,尤其是广州及深圳,主要是因为广州和深圳珠宝企业和珠宝市场相对集中,就业单位较多。

    以毕业生、用人单位和专业教师为调研对象,采用邮件、电话、座谈等方式开展调研,掌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和问题反馈[2],为提升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帮助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选择2017-2019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4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问卷调查通过在线调研系统回收调查问卷,面向毕业生发送答题邀请函和问卷链接,毕业生打开邮件、点击链接做答。

    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是毕业生就业质量中的两大类指标:一类为结果性指标,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获得的情况,比如影响就业质量的薪酬水平、母校整体满意度、就业满意度、入职匹配度、专业相关度、教育教学满意度等;二类为过程性指标,反映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毕业生的求职过程、求职时的优势和不足、高校为毕业生求职所提供的就业服务、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调查指标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五个等级,统计公式为:就业满意度=选择“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的毕业生人数之和/已填写此项就业总人数×100%。

    问卷调查结果(图 1)显示,刚入职毕业生平均薪酬收入为3 212元/月,底薪相对偏低,转正后平均薪酬收入在4 483元/月;毕业生对学校整体满意度达到100%,就业满意度达到98.96%,说明毕业生对学校和工作总体比较认可;入职匹配度为98.96%,专业相关度为91.75%,说明总体毕业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所学知识对毕业生比较有帮助;教育教学整体满意度达到100%,专业课程满意度为96.91%,专业实践教学满意度为97.94%,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为93.81%,说明毕业生对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比较满意,毕业生认为秭归、南阳和香港等地的实践教学实习能有效提升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对珠宝市场的了解程度,对毕业生求职帮助较大。

    图  1  毕业生满意度调查
    Figure  1.  Satisfaction survey of graduates

    调研结果显示,参加本校招聘会是毕业生求职的主要途经,毕业生认为学校和学院组织的招聘会更适合该专业毕业生,毕业生不太相信社会招聘求职网站;参加招聘会主要集中在9-10月,求职过程平均花费时间约1个月;毕业生表示丰富的专业实习经验和专业的高知名度对找工作非常有帮助,认为该专业在社会认可度较高,有利于毕业生求职;毕业生认为考取FGA、GIC等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本科期间有相关市场销售经验和学生干部经历等对求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毕业生认为制约求职的原因主要是对就业市场、目标单位不了解和缺乏求职技巧等;就业能力方面,人际沟通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和社会需求相比稍有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学校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提升的主要是提供更多的课题、实践机会和改善教学科研设备条件;毕业生希望可以组织更多的专业相关的招聘会和邀请学长学姐分享求职经验。

    选取了5家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与该专业相关的用人单位,通过座谈、电话等形式进行调研,内容主要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度和对学校就业相关工作的满意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等。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非常看重求职者的专业相关实习和实践经历以及毕业院校的知名度和交流表达能力等方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和学校总体满意度较高,对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认可度较高,认为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在专业能力方面达到了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认为该专业丰富的实习经历和市场考察经验对提升专业能力非常有帮助,希望继续保持;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相关的就业单位主要在知名珠宝公司,涉及到珠宝销售和商贸工作较多,对表达能力要求更高,希望学校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更好的适应用人单位需求;此外,用人单位普遍希望毕业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外语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

    选择2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专业教师进行走访调研,访谈提纲主要是从专业教师的角度了解毕业生的优势和不足,对本专业学生培养的建议等。

    专业教师访谈结果表明,本专业的学生的综合表现都比较优秀,学生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专业课基础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出国留学和国内继续读研深造的比例逐年增加;不足之处是地质学基础偏弱,珠宝行业和珠宝市场实习实践的经历不够;针对毕业后继续读研深造的学生应加强地质学基础相关实习实践,针对毕业后到珠宝企业工作的学生应提供更多珠宝行业和珠宝市场实习实践的机会。

    结合对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以及毕业生问卷调查统计和用人单位与专业教师的调研反馈等,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教师授课时,部分教学内容的更新有些滞后,未能结合珠宝市场现状,讲授最新珠宝合成和优化处理技术等知识,毕业生不能及时把握珠宝市场的科技前沿。近年来,新兴珠宝品种层出不穷,若对珠宝市场新出现的珠宝品种讲授程度不够,不利于学生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属于地质学和材料学等多学科交叉专业[3],但是对地质学专业的课程讲授不够深入,会使未来继续读研深造的学生的地质学知识储备不足。

    国内外知名珠宝公司对英语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纯英文授课课程或者外教课程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提升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在校生到国际知名高校访学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国际化视野有待提升。人才培养方案中自选课程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学生毕业后从事珠宝销售和商贸方面的工作时,对交流表达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学院培养此类能力的课程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学生及市场的需求。

    邀请知名珠宝企业专家和有国际知名专家来校授课或者讲座的机会较少,邀请校外专家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工作的机制有待落实。授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足,或者课堂教学方法未及时更新,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或者班主任辅导员需进一步加强对就业指导的重视,形成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体系。

    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是由地质学、材料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来,针对现有学科交叉存在的问题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合理的推进地质学、材料学和商贸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如开设经济管理、贸易等辅修课的形式进行跨专业教育[4],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培养学科交叉型人才;支持教师跨学科开展教学科研,并结合现有学科特点和不足引进交叉学科型人才,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5];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一批地质学和材料学等跨学科课程[6],让学生结合学习兴趣和大学规划自主选择课程学习,实现个性化培养。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引导本科生尽快加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参与相关专业研究,从本科阶段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邀请企业家、创业校友等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或者讲座,用身边的优秀典型引领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加强经费投入,聘请优秀专业老师和创业校友担任双指导老师,鼓励学生组建团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以赛代训、以赛促创。

    开展国际化视野提升行动。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毕业生出国、出境率一直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拓展对国外高校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出国留学、联合培养和短期访学的机会;加强与国际珠宝组织合作,创造学生到美国宝石学院(GIA)、亚洲宝石学院(AIGS)等国际组织实习的机会。建立定期讲座制度,定期邀请国际珠宝专家为学生开展讲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要加强教师的思想引导和监督检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院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将提高就业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纳入教师考评体系和职称评定体系,细化考核内容。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课程教学管理规定和教育教学质量监督方案等。成立教育教学质量监督领导小组,及时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

    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教师的职责除了教书,更要育人,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讲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授课时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结合珠宝市场现状,讲授最新珠宝合成和优化处理技术、市场上新出现的珠宝品种等知识,更好的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教师要拓展授课范围,将GIC等专业相关证书考试的学习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中[7]。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如采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8]

    强化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从学生入校开始科学合理安排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通过专业课导论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等帮助学生掌握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就业方向和毕业要求,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通过就业指导课等对毕业生开展求职技巧培训,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宣讲教育,让毕业生掌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就业形势,加强就业观教育,引导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拓展就业渠道。建立完善用人单位数据库,通过走访调研、电话、线上交流等形式加强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及时向毕业生传递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完善校友资源数据库,依托校友在校时的专业老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加强与校友的沟通交流,依托校友企业等增加就业机会。尝试拓展国外就业市场,如依托东南亚地区校友,引导毕业生到东南亚地区就业。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鼓励毕业生参加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农村支教等基层就业项目。教育引导有创业意向和能力的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做好就业指导与帮扶。实施全员就业工程,对毕业生实行班主任负责制和辅导员负责制,并制订完善班主任工作条例,促进毕业生就业。完善求职技巧培训体系,邀请企业专家或者已就业毕业生开展求职技巧培训和模拟招聘等活动,提升毕业生的求职能力和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毕业生就业意向统计表,建立直通式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利用电话、微信等方式将招聘信息及时精准推送给毕业生。建立完善未就业学生信息台账,准确掌握就业困难的具体原因,做到精准帮扶、精准指导。

    提升交流表达能力。毕业生的交流表达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尤其是国内外知名珠宝公司的要求,要通过多种途经增强毕业生的交流表达能力。通过定期举办演讲比赛和辩论赛等加强学生演讲与表达能力训练,提升学生表达能力。通过试点班干部轮流制等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鼓励部分专业老师在课程中组织开展学生轮流讲课或者结课答辩等,提高学生在公众面前的交流表达能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珠宝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在社会上认可度较高,2016-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在96%以上,其中出国、出境率均在10%以上,且比例逐年增加,反映了学院重视国际化视野培养的结果,但是自主创业就业率相对较低,并且部分创业毕业生主要是利用微信等平台进行营销,技术含量不高,要对毕业生加强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毕业生和单位对学校、课程等方面满意度较高,并且认为珠宝学院在专业教学实习和国际化培养方面优势突出;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外语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认为针对毕业后继续读研深造的学生应加强地质学基础相关实习实践,针对毕业后到珠宝企业工作的学生应提供更多珠宝行业和珠宝市场实习实践的机会。结合调研结果反馈,珠宝学院可以通过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国际化视野等方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强化生涯规划教育等方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拓展就业渠道、做好就业指导与帮扶、提升交流表达能力等开展就业促进行动,促进毕业生就业。

  • 图  1   毕业生满意度调查

    Figure  1.   Satisfaction survey of graduates

    表  1   2016-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Table  1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s of Class of 2016 to 2020  /%

    学校平均就业率 本专业就业率 升学率 出国、出境率 协议就业率 自主创业率 灵活就业率
    2016届 96.40 97.78 24.44 10.00 48.89 2.22 12.22
    2017届 96.45 99.04 16.35 17.31 62.50 0.96 1.92
    2018届 96.75 97.89 21.05 14.74 58.95 1.05 2.11
    2019届 95.76 96.51 25.58 13.95 50.00 1.16 5.81
    2020届 94.01 97.48 25.21 20.17 41.18 10.08 0.84
    下载: 导出CSV
  •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介绍[EB/OL]. [2020-09-15]. http://zbxy.cug.edu.cn/zszy/bkzs.htm.
    [2] 王宗强, 朱记伟, 朱中华.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基于西安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近五年就业大数据的整理[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8(2): 60-64. doi: 10.3969/j.issn.1009-0576.2018.02.024
    [3] 白峰. "宝石与材料工艺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 中国地质教育, 2008, 17(1): 80-82. doi: 10.3969/j.issn.1006-9372.2008.01.021
    [4] 祖恩东, 赵旭刚, 业冬, 等.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思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6(1): 67-70. doi: 10.3969/j.issn.1007-9793.2006.01.018
    [5] 汤凡渺, 谢蒙. 高校首饰设计人才跨学科培养初探[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2019, 21(6): 78-8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SHB201906011.htm
    [6] 吴新国, 王礼胜, 栾文楼, 等. 地质学知识体系在宝石学专业中的设置与探索[J]. 中国地质教育, 2006, 15(2): 77-79, 82. doi: 10.3969/j.issn.1006-9372.2006.02.025
    [7] 刘衔宇, 李牧, 韩孝朕, 等. 基于OBE教学模式的珠宝应用型人才培养——以上海建桥学院珠宝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为例[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18, 20(S1): 174-17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SHB2018S1038.htm
    [8] 裴景成, 陈全莉. 提高"宝石鉴定仪器"课程教学质量的若干设想[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2019, 21(6): 74-7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SHB201906010.htm
  • 期刊类型引用(3)

    1. 陈汉英,尹作为. 新时代珠宝行业发展趋势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2024(01): 110-115 . 百度学术
    2. 郭真,李博,房大民. 珠宝相关专业生产实习教学体系构建. 教育教学论坛. 2023(30): 33-36 . 百度学术
    3. 张妍,薛舒爻. 宝石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为例.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2022(01): 89-9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图(1)  /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07
  • HTML全文浏览量:  275
  • PDF下载量:  60
  • 被引次数: 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9-14
  • 刊出日期:  2021-06-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