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yu ZHENG, Zhili QIU, Hui CHE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reek Jewelr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 of European Jewelry Style: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Jewelry of Greek Jewelry Culture Exhibition in Guangdong Museum[J]. Journal of Gems & Gemmology, 2020, 22(2): 38-47. DOI: 10.15964/j.cnki.027jgg.2020.02.005
Citation: Xinyu ZHENG, Zhili QIU, Hui CHE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reek Jewelr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 of European Jewelry Style: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Jewelry of Greek Jewelry Culture Exhibition in Guangdong Museum[J]. Journal of Gems & Gemmology, 2020, 22(2): 38-47. DOI: 10.15964/j.cnki.027jgg.2020.02.005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reek Jewelr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 of European Jewelry Style: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Jewelry of Greek Jewelry Culture Exhibition in Guangdong Museum

More Information
  • Received Date: August 29, 2019
  • Greek jewelry culture is the epitome of 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 which deeply affects the aesthetics of European jewelry.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jewelry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reek jewelry cultu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eek jewelry culture in three important stages, the Neolithic Age to the Bronze Age, the Archaic to the Classical Period, and the Age of Hellenistic to the Ancient Roman Period with 277 pieces (groups) of samples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Vanity-Stories of Jewelry in the Cyclades" exhibition sponsored by the Guangdong Museum and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Sports of Greece.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styles of European jewelry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Renaissance to the 20th century Art Nouveau, Art Deco, Postmodernism, etc.Using the Greek mythology elements and natural elements in modern European luxury jewelry brands as examples, this paper tracks the impact of Greek jewelry culture on European jewelry style. By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hange, industr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and other factors on European jewelry style, the influence of diversified European jewelry style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k jewelry culture are further discussed. Jewelry is in some way the indicator of social ideology, this paper expect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with the jewelry industry and proposes to seek new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jewelry industry.
  • 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是古埃及、古罗马及古代东方文明与希腊本土文明交汇、融合的产物[1]。崇尚理性,追求真善美的古希腊人在哲学、科学、艺术、文化、运动、建筑等方面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希腊首饰文化作为古希腊政治、哲学、美学、宗教、神话等意识的缩影,是当时社会群体审美观念和情感表达的体现[2]。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希腊首饰文化为欧洲首饰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深刻影响着欧洲珠宝首饰风格的流变[3]。本文以2019年9月-2020年5月在广东省博物馆展览的277件(组)来自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等14家博物馆的从新石器时代到当代的珠宝首饰样本为蓝本,通过对欧洲珠宝首饰风格流变的了解,探讨希腊首饰文化、首饰功能的形成、发展及欧洲珠宝首饰材料、工艺及风格演变过程的相互影响及意义。

    希腊首饰文化的发展受到古希腊政治、经济、文化兴衰的重要影响,也与古希腊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包括现在的希腊半岛、爱琴海区域、马其顿和色雷斯,以及亚平宁半岛和小亚细亚的部分地区[4, 5]。古希腊三面临海,港湾众多,这为航海和对外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促进了古希腊文化的多元发展,而海边的贝壳和古希腊丰富的石材也为首饰制作提供了原材料。希腊首饰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可分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期,古风-古典时期,希腊化时代-古罗马时期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希腊首饰文化展现出多姿多彩的首饰特征。

    在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期,古希腊首饰艺术主要反映了原始的信仰及对自然的崇拜。新石器时代,古希腊人多以本地区易获得的贝壳、海卵石等为材料,通过简单打磨制作成坠饰、珠子,随着首饰制作工艺的进步,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有钻孔的石料首饰,由于在狩猎过程中人们对动物一些能力的渴望,如鸟的飞行能力、猛兽的奔跑撕咬能力等,进而发展出了原始崇拜及自然崇拜[3],衍生出动物或几何形状的坠饰(图 1)。在青铜时期,克里特等岛屿文明与迈锡尼等早期大陆文明的交流创造了古希腊辉煌的爱琴文明[4]。随着文明的发展,自然崇拜常以图腾形式出现,如公牛头、双螺旋纹、石榴等,寓意再生、繁殖[2]。青铜时期早期,梭形珠及绕线风格广泛流行,材质以青铜、石料为主;公元前14世纪起,爱琴海海上贸易频繁,埃及等地的黄金、太阳崇拜,东地中海的玛瑙以及西亚的累珠工艺传入古希腊[1, 4, 6],出现了累珠工艺(图 1),首饰类型主要包括项饰、手镯、戒指、发饰、带饰、针饰,多为迈锡尼风格,材质多为黄金。希腊神话的发展与爱琴文明的传入也息息相关,宙斯、赫拉、波塞冬等希腊众神在迈锡尼的铭文中已出现,希腊人从青铜时期开始接受神的故事和崇拜[1, 7]

    Figure  1.  Popular styles of Greek jewelry in Neolithic and Bronze Age

    古风-古典时期,是希腊人创造形象艺术的第一个高峰期。在迈锡尼文明覆灭之后,希腊世界经历了黑暗时代和几何时期。在公元前8-6世纪的古风时期,古希腊商业繁荣、城邦强盛、交流密集,文化艺术水平高速提升,希腊人逐渐接受埃及和东方文明并吸收演化出自己的技术与风格[8]。此时的首饰艺术风格崇尚朴素克制,主题已从自然崇拜偏向了宗教崇拜和神话崇拜,古风早期神话崇拜主题多受埃及影响(图 2),装饰细节受东方样式的影响略显繁复华美,常见如累珠、累丝、压花、镂空、阴刻等工艺,线条略僵硬刻板[7],材质多样,从黄金、银、青铜等金属到玻璃、彩陶、玛瑙、骨、水晶、象牙一应俱全。这一时期的首饰除日常佩戴外,多有祭祀及陪葬功能。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耳饰形制较统一且尺寸均较大,针饰发展出“8”字形、弓形及较为少见的玫瑰花结圆盘形等形制。

    Figure  2.  Mythological jewelry of Archaic Period influenced by Egypt

    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战争,宣告着古希腊从古风时期迈入古典时期,军事、制海权的矛盾以及波斯人侵入摧毁了大量艺术作品是艺术风格转变的重要原因[8]。数学的发展让古典时期的珠宝首饰比例和角度趋于匀称、明晰,艺术风格也从古风时期僵硬的程式化转变为惟妙惟肖的美学复刻,工艺不断提升,出现了中空铸模等技法。在古典时期,对神的崇拜达到巅峰,公元前447年—公元前432年建造的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的最高成就[9, 10],是希腊神话事件与现实情景联系的极佳体现。古风-古典时期,神话人物也常在珠宝首饰中出现,如荷鲁斯神、蜜蜂女神、贝斯神、埃雷西亚等。在古典时期的晚期,随着城邦在人们生活中影响的减弱,民主制度时期的理想信念受到挑战,个人艺术风格的体现更加明显,艺术风格趋于多样化,艺术家们在自然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寻找着平衡点,艺术风格趋于简洁、清晰、自然,展现出动静结合的希腊风格,是“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的最佳体现[8]。比起古风时期,古典时期珠宝首饰的线条更柔和生动,戒指形态发生了改变,出现了象征身份、契约的印章戒指。受到埃及和东方文明的影响,古风-古典时期的装饰元素丰富多彩,有体现太阳崇拜的莲花、圆圈与点,有与祭祀有关的双面斧,还有庇佑、辟邪含义的公牛头、独眼、蜜蜂女神等。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的去世标志着希腊化时代的来临,这个时期是吸收、总结、整理希腊文化成就的重要阶段。在希腊化时代,古希腊周边落后的民族迅速觉醒,文化的交流更加多元化,埃及、叙利亚等文化影响着希腊,文明的中心迁移至欧亚大陆交接处及两河流域的新兴城邦[11]。希腊化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大融合,促进了整个地中海文化的繁荣。希腊化时代的艺术主题丰富,既有继承传统古典美的刻画,又有贴近生活对美丑喜悲的对比描绘[9],装饰主题偏好美神阿芙罗狄忒、胜利女神尼基等女神形象[12](图 3),艺术风格趋向于浪漫主义。此时的珠宝首饰工艺繁复,风格富丽堂皇,东方装饰艺术、镶嵌艺术、叙利亚风格艺术等纷纷展现,压花、浮雕、编织工艺大量使用,材质多样华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希腊后,希腊的首饰才逐渐开始使用彩色宝石,此前希腊首饰的色彩效果主要是靠珐琅工艺获得的[12]。希腊化时期的耳饰从古风-古典时期的W型变化成以环型为主的不同式样的垂坠。以在希腊神话中象征着疗愈、死亡及重生的蛇为主要元素的丧葬首饰文化开始流行。再之后,罗马人征服了希腊语世界(公元前1世纪),继承发展希腊文明形成了古罗马文明,古罗马的首饰艺术在造型和制作上充分继承了古希腊的风格,罗马版图的扩张帮助散播了希腊文明[1]

    Figure  3.  Aphrodite theme jewelry of the Hellenistic Period

    从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信仰到青铜时期的自然崇拜,到古风-古典时期神话崇拜的巅峰,再到希腊化时期浪漫主义的表现,古希腊首饰艺术在不同时期风范各异。三大时期古希腊首饰艺术在材质、形制、工艺、主题及寓意等方面特征总结为表 1

    Table  1.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Greek jewelry culture in different periods
    特征新石器时代青铜时期古风-古典时期希腊化-古罗马时期
    材质贝壳、海卵石青铜、黄金黄金、玻璃、彩陶、玛瑙、骨、水晶、象牙彩色宝石、黄金、银
    形制珠子、坠饰项饰、手镯、戒指、发饰、带饰、针饰项饰、手镯、戒指、发饰、带饰、针饰项饰、手镯、戒指、发饰、带饰、针饰
    主要工艺粗磨、钻孔简单雕刻、累珠工艺累珠、累丝、压花、镂空、阴刻镶嵌、压花、浮雕、编织
    装饰主题动物、人形植物、动物、人类形象,绕线风格神话人物、丧葬首饰以女神、动物(蛇形)为主
    寓意原始信仰自然崇拜神话、宗教崇拜浪漫主义
     | Show Table
    DownLoad: CSV

    欧洲珠宝首饰风格对于世界首饰艺术设计发展有重要影响。欧洲珠宝首饰设计的发展受到社会发展、民族文化、科技进步等诸多元素的影响,其中古希腊文明作为欧洲文明的源泉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欧洲不同艺术时期的珠宝首饰风格均展现出了古希腊首饰艺术的深刻影响,欧洲不同的珠宝奢侈品/设计师品牌的许多设计灵感也来自于古希腊首饰艺术。

    从希腊人创造到罗马人继承与传播,从中世纪宗教的压抑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全面复兴,辉煌灿烂的古希腊艺术根植于欧洲珠宝首饰的设计概念中。古希腊的神话故事、自然崇拜及浪漫主义等艺术特征总是在各个重要的艺术时期中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10, 13, 14]

    中世纪时期(公元4世纪—12世纪),拜占庭文化及基督教对首饰设计起着主导影响,十字架等主题多出现在珠宝首饰中,此时的珠宝首饰更多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有少数贵族和宗教人士才能佩戴首饰,法律教条鼓励简朴及内在美[1, 6, 15],希腊首饰文化受到了强烈的打击,但在狄奥多拉皇后及伊琳娜和佐伊两位女皇的影响下,贵族的珠宝首饰开启了高级定制的篇章,希腊化时期纷繁多彩的镶嵌造型风格在贵族的珠宝首饰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希腊首饰文化在黑暗压抑的中世纪仍然保留着星星之火。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从中世纪压抑的氛围中解放,工艺技术高速发展,此时的珠宝首饰的造型艺术以古典主义为主[16, 17],崇尚以人为本,这与古希腊“人是万物之首”的信念相契合[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艺复兴时期,希腊艺术在绘画、建筑、珠宝等各个方面全面复苏,如桑德罗·波提切利著名的画作《春》和《维纳斯的诞生》等均表现了希腊神话的神韵;建筑方面摒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重新采用古希腊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1];珠宝首饰中,古希腊的植物纹饰得到发展和完善,动物纹及人面形象都得到恢复[10]。在当时流行的坠饰中,常见对神话、寓言及奇异动物的描绘,如美杜莎、林中少女、半人半羊的“山道尔”等[5],古希腊的典型柱式建筑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珠宝首饰设计中也有体现[18]

    在18-19世纪的后拜占庭时期,希腊文化的理性主导了欧洲的启蒙运动[1]。此时的首饰艺术着重强调了女性的自然之美[6],与希腊化时期女神形象的描绘相呼应,戒面、坠饰的题材也多以神话故事为主,如赫尔墨斯的神像,这与希腊化时期流行的风格极为相近。18世纪意大利以Fortunato Pio Castellani领衔的卡斯特拉尼家族是复刻古典时期希腊首饰艺术的先驱者,他们恢复了累珠、累丝工艺,开创了欧洲复刻古典时期首饰艺术的先河。

    在19世纪接连展开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后现代主义运动中,古希腊的自然主义风格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珠宝首饰设计的走向。1890-1910年的新艺术运动时期,欧洲的珠宝首饰设计风格回归自然,偏向用曲线设计表现的艺术形制[19, 20],如René Lalique、Henri Vever等大师在设计主题上均表现了希腊时期的花草枝叶、昆虫等自然形态[21, 22],其中René Laliqu更是将女性与自然结合,创造出蜻蜓、蝴蝶与女子形象结合的珠宝首饰,颇有古希腊半人半兽珠宝首饰的传承。1920-1930年的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珠宝首饰设计注重装饰性和功能性的平衡[23],古希腊的几何设计得到充分体现。1945-1960年的后现代主义时期,珠宝首饰风格更加多元化,设计上创新与跨界更多,通过新的表现手法表现古典元素,立体主义表现更加明显[24-27],米克诺斯的优秀设计师Sofia Thanopoulou Maroulina,将后现代主义运动与希腊古典美学完美融合,成为当时的经典。

    希腊首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沉浮,是许多现代奢侈品品牌设计理念的灵感源泉,他们纷纷推出了许多具有希腊特色的珠宝首饰设计作品,其中以蛇形和象征蛇形的希腊神话人物美杜莎以及石榴、公羊、蜜蜂等体现古希腊自然崇拜的动植物的影响最为广泛[28, 29]

    在希腊神话中,蛇是医神阿斯科勒庇俄斯及蛇发女妖美杜莎的象征,代表着治愈、死亡与重生[30]。蛇形设计在现代欧洲奢侈品品牌中频频出现,其源头仍然可以追索到希腊文明。意大利著名珠宝品牌宝格丽(Bulgari)为蛇图腾从传统到时尚的蜕变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希腊长大的创始人Sotirio Boulgaris让宝格丽具有浓厚的希腊血统,20世纪40年代起,宝格丽捕捉到了希腊神话中极具表现张力又带有神秘感的蛇图腾,先后推出了蛇形腕表与珠宝首饰(图 4),自此,充分体现希腊首饰文化的蛇成为宝格丽的典型标志[31]。除了宝格丽,蛇及其代表的神话人物也是许多奢侈品珠宝品牌的设计灵感来源,如法国高级珠宝品牌宝诗龙(Boucheron)的Dangerous Beauty守护蛇系列、1968年法国奢侈品品牌卡地亚(Cartier)为好莱坞著名女星Maria Felix定制的蛇形项链、1906年,卡地亚以浅粉珊瑚来雕刻美杜莎的头像等。

    Figure  4.  Elements of Greek jewelry culture in modern luxury brands

    除了美杜莎等古希腊神话形象及蛇形象征的延续发展,古希腊首饰艺术中自然崇拜及浪漫主义在现代欧洲珠宝设计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其中,石榴和蜜蜂的形象在现代欧洲珠宝设计中也频繁出现。石榴在古希腊神话中是宙斯妻子赫拉的圣物,是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的象征,爱神厄洛斯手拿石榴,象征着爱情天长地久,还被称作女神的“忘忧果”,代表着丰收、多产、幸福[14]。在意大利贵族品牌佛杜拉(Verdura)中,石榴形制的珠宝多次出现(图 4)。在古希腊,蜜蜂也象征着出生,死亡和轮回[14],《荷马史诗》中的蜜蜂女神被誉为预言家。意大利的佛杜拉(Verdura)、意大利品牌古驰(Gucci)和法国蓝血品牌尚美巴黎(Chaumet)均有很典型的蜜蜂设计。除了石榴和蜜蜂,许多著名珠宝品牌如梵克雅宝、蒂凡尼等的自然理念都受到了古希腊自然崇拜及浪漫主义的影响。

    希腊珠宝首饰是欧洲珠宝首饰设计的源头,欧洲珠宝首饰风格的流变深刻影响着世界珠宝首饰风格的演变。随着时代发展,欧洲珠宝首饰风格在多元素的影响下多元化发展,又反过来影响着希腊现代首饰艺术的发展。

    欧洲珠宝首饰设计是高度开放和多元化发展的,除了源自希腊文化的影响外,社会变革、工业及经济发展、技术革命等诸多元素都影响着其风格的发展和演变。

    社会政治、宗教、文化等的变革会直接影响珠宝首饰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欧洲首饰的主题、风格等除了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外,也曾因为社会变革的影响而发生过深刻的变化。例如,阶级变革改变了珠宝首饰的受众,不同阶级审美、文化的需求改变也进一步推动了珠宝首饰风格的流变与发展。中世纪早期,政教统一的统治方式和崇尚精神美的基督教思想让欧洲皇室贵族及教会高层成为当时珠宝首饰的主要受众,普通民众被法律禁止佩戴珠宝首饰,珠宝首饰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中世纪后期,皇室之间攀比风气盛行,珠宝首饰成为财富的标识,珠宝首饰风格也由奢华取代朴素[32]。18世纪,法国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东尼特以热爱收藏高端珠宝而闻名,玛丽皇后的奢华无度虽然让她在法国大革命中被处决,但也使珠宝首饰到达奢侈品化的高潮,推动珠宝首饰成为艺术与财富的载体。在一战、二战期间,大量中产阶级的外流迁徙及意识形态的改变,让珠宝业一度低迷[33],战争时期的珠宝首饰则更加注重简洁而强调其功能表达[32],香烟盒、香水瓶等都发展成珠宝首饰。战争后,人们虽然囊中羞涩但仍有对奢华风的追求,此时的珠宝首饰复古了大量繁复、浮夸的设计,珠宝首饰色彩明显变得艳丽[34],特别是明星主导消费时代的来临,开始使珠宝定制不再受限于皇室贵族和巨富,珠宝首饰的风格更加张扬和个性化。

    殖民、战争也是欧洲珠宝首饰文化更加多元化的重要因素,珠宝首饰设计、形制主动或被动受到殖民地土著文化的影响,从而融合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格,发展出新的风貌。例如,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欧洲对全球的殖民扩张,欧洲珠宝首饰大量流入美洲、亚洲等地,除了影响和改变了当地的珠宝首饰风格的发展外,欧洲珠宝首饰的形制和工艺也受到了来自东亚古老文化的深刻影响[33-35]。例如,新艺术运动时期,日本浮世绘艺术对欧洲珠宝首饰设计风格造成过很大影响,神社、鸟居等具有日本特色的题材被应用于欧洲首饰中。装饰艺术运动时期,欧洲珠宝工匠们已深谙中国、印度等国古老首饰材料及配色的使用,如卡地亚等品牌对彩色宝石及翡翠首饰的设计与运用。

    两次工业革命让世界发展的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节奏明显加快,首饰制作的工艺也飞速发展。工业革命让欧洲经济迅速腾飞,大量的新兴贵族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从以农业为主彻底转向了被工业主导, 工业化时代的审美以及建筑风格开始深刻影响现代人的审美,自动化生产、新型塑料等新工业产物在欧洲珠宝首饰工艺及设计中开始获得体现[35],以大工业生产为主旨的德国设计学院Bauhuas对欧洲珠宝首饰设计影响深远[34],珠宝首饰开始了批量化生产。二战后,战时的许多新技术转为民用,贵金属被提炼方法有了革新,金、银、铂、铑、钯、铱等多种贵金属被应用于首饰,不同贵金属的特质让首饰制作工艺进一步发展,珠宝首饰形制多样化。浇铸方法的出现,让珠宝首饰加工更加批量化、机械化、模式化、廉价化[33]。习惯于传统精美工艺的人们难以接受粗糙、简陋的珠宝首饰,催生了工艺美术运动,人们开始倡导简单形式的传统工艺,从自然形态中汲取灵感,反对大批量工业制作。动植物、女性、神话重新成为艺术家们乐于创作的主题[29]。随着切割技术的发展,宝石琢型更加丰富,群镶首饰十分流行。随着技术进步,珠宝首饰镶嵌从19世纪的直线型镶嵌、到20世纪以梵克雅宝的隐秘式镶嵌技术为代表的先进镶嵌技术。80-90年代,合成宝石、人造宝石被大量应用,珠宝首饰开始真正的时尚化,玻璃、塑料、不锈钢等材料也在现代首饰中获得应用,珠宝首饰业呈现全球化、集团化、时装化趋势[33],也出现了价值的两端分化,珍贵宝石设计的高端珠宝成为投资型商品,而时尚型的首饰则成为一种功能性佩戴用品甚至是一次性装饰用品。

    当下,珠宝首饰艺术传承及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与信息技术革命有关。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等信息技术在珠宝首饰行业的应用以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极大拓宽了珠宝首饰艺术设计者的视野,让珠宝首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削弱了单一文化对首饰艺术的影响,缩短了特定风格的流行周期,让珠宝首饰艺术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高效便捷的互动方式结合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让许多天马行空的设计变为现实,AR技术、个性化设计及体验加强,小批量生产更加便捷,珠宝首饰设计进入了个性化时代。

    在社会变革、工业及经济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等因素的影响下,欧洲珠宝首饰文化从趋于同一化逐渐发展为个性化、差异化,首饰不再仅仅是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而越来越成为人们表达自我的窗口。人们也不再仅以材质衡量首饰的价值,而更注重创造性、艺术性、情感表达等文化价值[36]。多元化、个性化的欧洲珠宝首饰文化带着新技术、新设计在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的干预下反过来深刻影响着希腊首饰文化的发展。

    1827年前后,欧洲的政治、教育、艺术及生活模式对希腊影响颇深,当时希腊首饰的发展以引进欧洲技术及样式、风格为特点,这一时期,希腊人一味迎合欧洲风格,甚至将希腊古董珠宝首饰改制成欧洲风格。20世纪30年代,雅典和卫城开始尝试用希腊传统的工艺来制作欧洲大陆风格的珠宝首饰,得到市场的强烈回应。1940年起,德国纳粹的入侵,德国人对希腊风格战争纪念品珠宝首饰的需求,让希腊珠宝首饰艺术正式进入复苏阶段,更多地结合民族本身的风格,发扬文化底蕴。战后希腊文化、经济高速发展,文化人士呼吁回归希腊精神,传统的技艺与现代欧洲设计风格相融合发展为现代希腊珠宝首饰艺术[37]

    短短几十年,一批植根于现代希腊首饰文化的珠宝首饰设计师和品牌在国际上获得了非凡的成就,如Sophia Thanopoulou、Ilias Lalaounis等知名设计师及Zolotas、Oxette、Folli Follie等知名品牌(图 5),他们的设计有着希腊首饰文化中传统的元素,如8字结、蛇等,又结合现代欧洲简约、带有装饰艺术风格的设计,辅以大量彩色宝石、钻石,利用隐秘式镶嵌等技术展现出现代希腊珠宝首饰艺术的风采。现代希腊珠宝首饰艺术在欧洲珠宝首饰风格的影响下,立足传统,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赢得了国际市场的青睐。

    Figure  5.  Modern Greek jewelry design

    纵观欧洲珠宝首饰发展历史,无论是在欧洲艺术历史的各个重要时期还是在现代欧洲奢侈品珠宝品牌中都能发现希腊首饰文化的闪光,希腊首饰文化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崇拜和神话崇拜理念,深刻影响了欧洲珠宝首饰风格的形成。而欧洲珠宝首饰设计由社会变革、工业及经济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等诸多因素带来的多元化发展也反过来影响了现代希腊珠宝首饰的功能、形制乃至风格的变化与发展。古代希腊首饰文化是欧洲现代珠宝首饰的源头,同时,现代希腊首饰文化的重生与发展也深受欧洲各国首饰文化的影响。

    广东省博物馆举办的希腊珠宝首饰文化展是一次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下的视觉盛宴,珠宝首饰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意识的载体,国内的观众可通过珠宝首饰的发展变化来认识希腊和欧洲珠宝首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进而了解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变迁对珠宝产业的影响。

    国内珠宝首饰行业可以以希腊首饰文化的传承发展历程为镜,立足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文化自信,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推动及新技术新方法和文化创意的力量,促进我国珠宝首饰产业与国际珠宝产业的互动融合,并形成和发展出具有独特中华历史文化格调和样貌的珠宝首饰艺术品。

  • [1]
    胡长林.希腊文化之源及其在欧洲的传播[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3): 90-9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BSW503.020.htm
    [2]
    张荣红, 刘惠华.西方古代首饰文化中设计主题的来源思考[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01, 3(3):46-48. http://bshb.cbpt.cnki.net/WKD/WebPublication/paperDigest.aspx?paperID=57498d4b-6b70-46ed-9052-d9649667d057
    [3]
    高芯蕊.中西方首饰文化之对比研究[D].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06.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1415-2006060048.htm
    [4]
    汪瑞.探寻古希腊艺术(一)[J].中国美术, 2012(5):138-143.
    [5]
    侯婧茹.浅析古希腊美术风格形成的原因[J].美术大观, 2017(6):66-67.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msdg201706013.aspx
    [6]
    朱孝岳.西方首饰小史[J].上海工艺美术, 1996(2):34-3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GYM199602016.htm
    [7]
    王晓芳.希腊神话在欧洲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18(4):53-5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0-XHGZ200004014.htm
    [8]
    汪瑞.探寻古希腊艺术(二)[J].中国美术, 2012(6):140-145. http://www.cqvip.com/QK/81588A/201206/44337011.html
    [9]
    汪瑞.探寻古希腊艺术(三)[J].中国美术, 2013(1):146-15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HMS201301037.htm
    [10]
    吴萍.欧洲古典装饰艺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浅析古希腊装饰艺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8):13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WX200808105.htm
    [11]
    汪瑞.探寻古希腊艺术(四)[J].中国美术.2013(2):146-153.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mszy201302031
    [12]
    霍丽超.审美艺术的进步--古希腊阿芙罗狄忒造型艺术演变探析[J].美与时代:下, 2018(1):78-8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MYSD201801018.htm
    [13]
    张宏熙.浅谈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艺术的理性精神[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 32(1):157-159.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dsnyglgbxyxb201501058.aspx
    [14]
    刘潇女.浅谈西方古代文明时期的首饰--以古希腊和古罗马首饰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 2017(16):41. http://www.cqvip.com/main/zcps.aspx?c=1&id=673939579
    [15]
    邵翃恩.创"饰"记--欧洲首饰的源流[J].上海工艺美术, 2011(2):57-5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GYM201102026.htm
    [16]
    高兴.浅析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珠宝首饰[J].北方文学(下旬刊), 2016(10):93. http://qikan.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000077347
    [17]
    Sharon B. A new life for revival jewelry styles: Archaeological, Renaissance and Egyptian[EB/OL].[2019-03-15].https://www.gia.edu/gia-news-research/new-life-revival-jewelry-styles-archaeological-renaissance-egyptian.
    [18]
    梁爽.从"眼眸"的塑造看古希腊和文艺复兴艺术的特点[J].智库时代, 2018(40):129-13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KSD201840081.htm
    [19]
    Misiorowski E B, Dirlam D M. Art Nouveau: Jewels and jewelers[J]. Gems & Gemology, 1986, 22(4): 209-228. doi: 10.5741/gems.22.4.209
    [20]
    丁巍.欧洲"新艺术"运动时期珠宝首饰设计的研究[D].北京: 北京服装学院, 2016.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12-1016015553.htm
    [21]
    Dufrène M. 305 Authentic Art Nouveau Jewelry Designs[M]. USA: Courier Corporation, 2012:1-3.
    [22]
    Thompson J. The role of woman in the iconography of Art Nouveau[J]. Art Journal, 1971, 31(2):158-167. doi: 10.1080/00043249.1972.10792994
    [23]
    Ebert M. Art deco: The period, the jewelry[J].Gems&Gemology, 1983, 19(1): 3-11.
    [24]
    Crane D. Postmodernism and the avant-garde: Stylistic change in fashion design[J].Modernism/Modernity, 1997, 4(3): 123-140. http://muse.jhu.edu/article/23181
    [25]
    于静.后现代主义设计影响下的首饰艺术研究[D].南京: 南京艺术学院, 2010.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31-2010250974.htm
    [26]
    张晓明.欧洲珠宝文化历史浅析(一)[N].中国文化报, 2013-09-28(011).
    [27]
    张晓明.欧洲珠宝文化历史浅析(二)[N].中国文化报, 2013-10-26(010).
    [28]
    BVLGARI希腊和罗马文化的设计二重奏[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7(16): 30-43.
    [29]
    雯雯.探访希腊珠宝文化[J].中国黄金珠宝, 2007(4):106-111. http://www.cqvip.com/Main/Detail.aspx?id=25161201
    [30]
    任进.蛇形首饰的蜕变痕迹[J].文明, 2013(2):140-149. http://www.cqvip.com/QK/60858X/201302/44782068.html
    [31]
    李中豪.蛇形图腾:珠宝设计中的神秘力量[J].设计, 2013(8):54-55.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JTY201308027.htm
    [32]
    韩丹丹.珠宝首饰设计中的审美意象研究[D].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18.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1415-1018029861.htm
    [33]
    曾卫胜.二十世纪世界珠宝回眸[J].中国宝玉石, 1999(2):50-51. http://www.cqvip.com/QK/94443B/199902/3625769.html
    [34]
    蒋喆.珠宝主要产地形态设计的比较[D].北京: 北京服装学院, 2009.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12-2010031544.htm
    [35]
    毕岸洁.中欧首饰设计理念之比较[D].北京: 北京服装学院, 2013.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12-1014126572.htm
    [36]
    李阳阳.现代首饰设计艺术多元化特征[D].南京: 南京艺术学院, 2016.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31-1016214811.htm
    [37]
    欧群叶.现代希腊首饰艺术的发展历程[J].中国宝石, 2000(3):74-76. http://www.cqvip.com/QK/71135X/201107/12391839.html
  • Cited by

    Periodical cited type(0)

    Other cited types(1)

Catalog

    Figures(5)  /  Tables(1)

    Article Metrics

    Article views (225) PDF downloads (26) Cited by(1)
    Related

    /

    DownLoad:  Full-Size Img  PowerPoint
    Return
    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