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ZHOU Danyi, CHEN Hua, LU Taijin, ZHANG Yong, KE Jie. “Whitening Phenomenon”of Quartzite Jade[J]. Journal of Gems & Gemmology, 2015, 17(1): 24-30. |
[1] |
张勇, 陆太进, 杨天畅, 等. 石英质玉石的颜色分布及其微量元素分析[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4, 33(增刊):83-88.
|
[2] |
张勇, 刘伦贵, 罗光连, 等. "霍山玉"的宝石学特征[A]. 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13.
|
[3] |
周丹怡, 陈华, 陆太进. 黄色-红色系列隐晶质石英质玉石颜色成因研究进展[A]. 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13.
|
[4] |
张勇, 柯捷, 陆太进, 等. 黄色石英质玉石中"水草花"的物质组成研究[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14, 16(3):1-5.
|
[5] |
田隆. 五颜六色的黄龙玉及致色机理[J]. 岩矿测试, 2012, 31(2):306-311.
|
[6] |
戴慧, 刘瑱, 张青, 等. 大别山区石英质玉宝石矿物学特征研究[J]. 安徽地质, 2011(3):32-37.
|
[7] |
姚雪. 云南黄色硅质岩玉的宝石学特征[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07, 9(2):13-14.
|
[8] |
吴维平, 徐树桐, 江来利, 等. 安徽省大别山地区宝玉石资源勘查、开发及利用现状[J]. 安徽地质, 2007, 17(1):78-80.
|
[9] |
施加辛. 黄龙玉、黄蜡石的科学与市场[J]. 中国宝玉石, 2008(6):118-121.
|
[10] |
张金富. 云南龙陵玉石新品——黄蜡玉特性及品质评述[J]. 云南地质, 2007(1):25-31.
|
[11] |
葛宝荣. 云南珍宝:黄蜡石·黄龙玉[M].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7:16-19.
|
[12] |
葛宝荣, 刘涛, 张家志. 中国国家宝藏-黄龙玉[M].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
[13] |
杨梦楚. 云南龙陵黄龙玉的成因分析, 以及矿物学特征、品质特征耦合分析[D].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2012.
|
[14] |
Lu T J, Ichiro Sunagawa. Texture formation of agate in geode[J]. Mineralogical Journal, 1994(2):53-76.
|
[15] |
Williams L A, Crerar D A. Silica diagenesis part 2, general mechanisms[J]. J. Sediment. Petrol, 1985(55):312-321.
|
[16] |
Wang Y, Merino E. Self-organizational origin of agates:Banding, fiber twisting, composition, and dynamic crystallization model[J]. Geochim et Cosmochim Acta, 1990(54):1 627-1 638.
|
[17] |
杨天畅, 陆太进, 柯捷, 等. 大别山地区黄色石英质玉石颜色的稳定性实验[A]. 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13.
|
[18] |
刘婉. 云南龙陵小黑山地区"黄色系列玉髓"的宝石学特征研究[D]. 昆明:昆明理工大学, 2009.
|
[19] |
王时麒, 俞宁. 岫玉的质量评价[J]. 中国宝玉石, 2001(2):64-65.
|
[20] |
鲁力, 边智虹, 王芳, 等. 不同产地软玉品种的矿物组成、显微结构及表观特征的对比研究[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14, 16(2):56-64.
|
[21] |
凌潇潇, 吴瑞华, 王时麒, 等. 韩国透闪石玉特征综述[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09, 11(3):19-21.
|
[22] |
张代明, 袁陈斌. 玉梅冰花-水沫玉鉴赏选购保养收藏[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1:7-13.
|
[23] |
廖立兵, 王丽娟, 尹京武, 等. 矿物材料现代测试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256.
|
[24] |
赵晓坤. 浅谈影响红外吸收光谱强度的因素[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7(12):179-180.
|
[25] |
刘芳, 胡国海. 红外吸收光谱基团频率影响因素的验证[J].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0, 25(4):28-30.
|
[26] |
姚启钧. 光学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3):379-391.
|
[27] |
石顺祥, 王学恩, 刘劲松.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M]. 1版.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121-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