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与表达

王文薇

王文薇. 南红玛瑙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与表达[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2020, 22(3): 68-72. DOI: 10.15964/j.cnki.027jgg.2020.03.008
引用本文: 王文薇. 南红玛瑙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与表达[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2020, 22(3): 68-72. DOI: 10.15964/j.cnki.027jgg.2020.03.008
Wenwei WANG. Application and Expression of Nanhong Agate in Modern Jewelry Design[J]. Journal of Gems & Gemmology, 2020, 22(3): 68-72. DOI: 10.15964/j.cnki.027jgg.2020.03.008
Citation: Wenwei WANG. Application and Expression of Nanhong Agate in Modern Jewelry Design[J]. Journal of Gems & Gemmology, 2020, 22(3): 68-72. DOI: 10.15964/j.cnki.027jgg.2020.03.008

南红玛瑙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与表达

基金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金 2018XJJY0102

云南省高校宝石及材料工艺工程研究中心项目 ZX2020010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文薇(1988-), 女, 硕士, 主要从事珠宝首饰设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

  • 中图分类号: TS93

Application and Expression of Nanhong Agate in Modern Jewelry Design

  • 摘要: 多元文化背景下, 社会不断变迁, 人们的审美心理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而南红玛瑙作为一种传统的珠宝首饰材料, 再次走向市场及人们的生活。由于南红玛瑙在现代珠宝首饰设计应用中的探索具有很大的缺失和局限性, 本文从南红玛瑙首饰设计的社会语境,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切入, 对南红玛瑙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进行探索, 以此表达南红玛瑙在现代首饰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Abstract: Under the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e continuous social change, people's aesthetic mind set is imperceptibly changing as well. As a kind of "conventional" jewelry material, Nanhong agate has once again entered the market and people's life. Because of the rare and limited investigation of Nanhong agate in modern jewelry design and appli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ocial context,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Nanhon agate jewelry design, as well as its innovative application in modern jewelry design. This paper also explored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Nanhong agate in modern jewelry design, in order to express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it.
  • 随着现代社会人类的物质消费日益增长,人们更加喜欢追捧一些与众不同的事物。南红玛瑙首饰也日益成为备受青睐的浪潮儿。现代首饰设计不仅要求在设计风格、材质、工艺等方面不断地新陈推出,彰显个性化、时尚化和艺术化;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文化元素地融合,尝试去讲述一些深刻的人文故事。南红玛瑙作为一种常应用于中华民族传统首饰中的珠宝玉石,它本身的色彩、造型、光泽、质地等物理属性就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因此,南红玛瑙与现代珠宝首饰设计结合,不仅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能够将传统与现代嫁接,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含蓄并融,为现代珠宝首饰设计提供创意和借鉴。

    南红玛瑙与佛教文化、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被称为佛教七宝之一;与红珊瑚并列被称为藏七宝之一;与翡翠、和田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中国人崇尚红色,在皇族中,红色象征着权利和财富;在普通百姓的认知中,红色象征着光明与吉祥;这是几千年以来中华文明的传统和历史文化影响的结果。而南红玛瑙的应用历史悠久,据考证,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使用它来装饰,从汉代开始,直至明清时期,南红玛瑙都被各族人民制做成串珠或缝制到布料上进行佩戴或披在肩上。具有代表性的有古滇国出土的南红饰品,战国出土的贵族墓葬中的南红玛瑙串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南红玛瑙首杯,乾隆年间及之前历代王朝所出现的朝珠,纽扣和发簪。

    现代生活中,人们将南红玛瑙应用在头饰、耳饰、项饰、腕饰等饰品的装饰中进行佩戴,有时它隐喻一种身份和地位;有时它作为一种信物,代表承诺、担当和责任。目前,市场上常见到的一些餐具、化妆盒等旅游产品常有南红玛瑙的修饰和点缀。

    随着现代人审美感知和消费需求的提升,首饰设计风格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也遵循着形式美的法则,每件作品都有可能是一个孤品,具有个性化特征和独特的艺术感,贴切生活,脱离低俗和大众的审美视觉。但纵观市场,对于南红玛瑙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仍然还存在一定的稀缺性和局限性,尤其是与现代珠宝首饰设计的结合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款式单一,造型组合缺乏创新,图案元素缺少变化,艺术美感不强等问题。同时,市场上更多的是南红玛瑙串珠、挂件和摆件,种类单一,缺乏创新。

    由于近两年珠宝市场经济处于过渡转型阶段,客户群体需求定位不明确,同时消费者的消费情趣出现滞后现象,因此市场对于南红玛瑙首饰设计作品的拓展有所局限。部分作品造型元素缺乏大胆的应用和拓展,创作过程中缺乏联想、移植、组合、仿生和逆向的思维方式[1],最终所呈现的南红玛瑙饰品都是传统的样式和大众化产品。

    市场上,南红玛瑙的应用对时尚元素和传统元素的嫁接比较薄弱,因表现技法单一,更多的是以传统的雕刻工艺品为主,应用理念上难免缺乏时代观念和首饰语言要素的体现,从而界定了南红玛瑙在首饰设计过程中的局限性和空间性,最终弱化了南红玛瑙与其他传统工艺、传统文化元素以及现代技术的结合创新应用。

    中国传统图案中积淀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题材丰富,色彩神秘。把中国传统图案的文化元素与南红玛瑙首饰设计相融合,结合现代的审美理念进行素材提炼和拓展,通过造型元素的变化,运用打散、变异、重组等方法进行合理的演绎,更加能够赋予首饰新的生命和文化价值[2],体现自然与人类、艺术与技术等多元化的设计融合和创新思维。在现代艺术首饰设计中,设计师们采用大量的自然纹样应用于艺术设计,创作出一系列高品质的自然主义设计作品,这种自然主义风格体现了一种回归自然本真的思想[3]。笔者及其团队利用传统的图案元素——莲花,将水红色的南红玛瑙雕刻成莲花的形态,与银结合,造型简单,富有回归自然的感觉,表现一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图 1)。

    图  1  莲花系列首饰
    Figure  1.  Lotus series jewelry

    笔者及团队利用传统的葫芦文化元素结合银材料镶嵌工艺,把南红玛瑙珠置于葫芦中心,设计成可灵活开闭的产品。仿生设计和演变增添了首饰的趣味性和多样化,体现了“福禄”的意义,即幸福平安,生活富足(图 2)。在多元文化的社会,将中国传统图案文化元素应用到南红玛瑙的首饰设计中,不仅把昨天的传统与今天的时尚嫁接,同时通过具象化的语言来进行表达,既尊重了传统,又透露着现代的气息。

    图  2  福禄吊坠
    Figure  2.  Fulu pendant

    当代首饰设计师安妮卡·彼德森[4]提出,五花八门的材料通过工艺处理后有着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每种材料背后都有独一无二的故事,其灵魂是无法重复和复制的。在她的项目作品中,展示着多种材料和工艺的巧妙应用,常利用铁钉、木头、杠杆、塑料、石头等材料通过特殊加工工艺进行首饰设计的探索。艺术创作者借助和移植一些首饰表现技法,将南红玛瑙在现代首饰设计中与其它材质及工艺融合应用,不仅可以传承南红玛瑙中东方文化的韵味,同时可产生不同的视觉感触和情感体验。宝蒂娜的珠宝利用了银、珐琅和南红玛瑙,打破了常规的雕刻和金属镶嵌,结合花丝镶嵌工艺,作品中色彩的搭配和工艺的融合,不仅绽放出一种浓烈的民族风情,同时散发着现代的时尚气息(图 3)。

    图  3  花丝镶嵌工艺作品[5]
    Figure  3.  Filigree inlay technology

    先进的生产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首饰设计的应用中,如3D打印和激光雕刻,这并非是拒绝“手工业”的思想和传统,而是强调在首饰设计的过程中,生产技艺和理念应用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现代科技或许可以避开手工的局限性而给予创作者更多设计上的可能性[5]。在一定程度上,3D打印技术不能完全代替传统工艺,但在图案及造型设计、模具数量以及细节部分的处理方面其方便快捷且精细。笔者及其团队设计的南红玛瑙贝壳首饰如图 4。在传统文化意义里,贝壳是一种生命、财富和坚强的象征。作品中贝壳的形态通过设计软件构建模型,使用高分辨率的3D蜡打印机将其打印成蜡模,最后由925银铸造完成, 精细度较高,可以感受到生物体表面点、线、面自然的排列和组合。同时,整个造型可以灵活地打开与关闭,贝壳内部利用红色的玛瑙珠进行点缀,在视觉上利用具象的仿生设计能够感受到形的简练、美观和精致。

    图  4  贝壳吊坠
    Figure  4.  Shell pendant

    情感表达(emotional expression)是英国科林伍德的用语,相关观点[6]认为巫术艺术唤起情感,娱乐艺术释放情感,真正的艺术则表现情感。如今的首饰作品除了具有装饰功能以外,也开始注重情感的表达。创作者希望通过首饰作品与主体之间的佩戴关系以及直观的视觉感受,深刻地传达首饰代表的情感效果。笔者及其团队设计的Love系列首饰如图 5。作品利用925银、碎钻和南红玛瑙材料及“520”“Love”等字样,通过文字符号与南红玛瑙的结合,以直观的视觉效果传达了暖暖的爱意,即亲情、爱情及友情,造型简洁而意义深远。

    图  5  Love系列首饰
    Figure  5.  Love series jewelry

    南红玛瑙因历史的发展,积淀和承载了独特的文化色彩,成为历久弥新的审美载体。它与现代首饰设计的结合,营造了一种在传统文化中寻根溯源的感觉,同时为探索现代珠宝首饰发展的空间提供了多元化的思考和新的创作方向,丰富了现代首饰饰品的装饰语言和造型语言[7]。南红玛瑙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不仅需要在传统与未来中寻求平衡,借助传统形式中具有典型特征的纹样、文字、标识等符号,为创作提供素材和创意;同时,还需要在材质、工艺、技术、装饰、包装、展示等应用过程中推陈出新,迎合现代大众的审美需求,并适当地融入首饰制作与展示的体验环节,通过尝试和实验的过程加强人们与首饰作品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让首饰作品的形式和边界更加自由和丰富。

  • 图  1   莲花系列首饰

    Figure  1.   Lotus series jewelry

    图  2   福禄吊坠

    Figure  2.   Fulu pendant

    图  3   花丝镶嵌工艺作品[5]

    Figure  3.   Filigree inlay technology

    图  4   贝壳吊坠

    Figure  4.   Shell pendant

    图  5   Love系列首饰

    Figure  5.   Love series jewelry

  • [1] 沈国强.珠宝首饰设计[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16:80-82.
    [2] 赵帏.中国传统云纹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16, 18(1):59-66.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bshbsxzz201601010
    [3] 苏志岩.云南保山南红饰品包装设计构想[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7, 19(2):143-146. http://www.cqvip.com/QK/87670X/201702/7000203511.html
    [4]

    Design-Ma-Ma设计工作室.当代首饰艺术:材料与美学的革新[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52.

    [5]

    Yothers W. Craft traditions and technology: Inseparable partners in creating the future of jewelry design [J].Journal of Gems and Gemmology, 2016, 18(1):67-71.

    [6] 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4:418.
    [7] 朱欢.不锈钢首饰的可变形结构设计探索[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16, 18(2):62-6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SHB201602010.htm
  • 期刊类型引用(0)

    其他类型引用(2)

图(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3
  • HTML全文浏览量:  102
  • PDF下载量:  31
  • 被引次数: 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12-27
  • 刊出日期:  2020-04-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